Hibernate的缓存机制

本文深入探讨Hibernate中的缓存机制,包括一、二级缓存的区别、适用场景及配置方法,并介绍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缓存插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持久层缓存的范围:

事务范围:缓存只能被当前事务访问.缓存的生命周期依懒于事务的生命的周期.事务结束生命.缓存也就结事了其生命.在些情况下.缓存的介质就是内存.

进程范围:缓存被所有进程内的事务共享.这些事务缓存有可能是并发访问缓存,所以有必要对其进事务隔离机制.缓存的生命周期依赖于进程的生命周期.进程结束,缓存也就结束了其生命.进程有可能存放大量数据.所以其介质有可能是内存或硬盘.

集群范围:在集群环境中.缓存被一个机器或多个机器共享.缓存中的数据被复制到集群环境中的每个进程节点,进程间通过远程通信来保证缓存中的数据的一致性,缓存中的数据通常采用对象的松散数据形式。

如果在事务范围的缓存中没有查到相应的数据,还可以到进程范围或集群范围的缓存内查询,如果还是没有查到,那么只有到数据库中查询。事务范围的缓存是持久化层的第一级缓存,通常它是必需的;进程范围或集群范围的缓存是持久化层的第二级缓存,通常是可选的。

2.Hibernate中的缓存:

1.Hibernate有两个级别的缓存.一个是Session级别的缓存,它是第一级别缓存属于进程范围内的缓存,由Hibernate自行管理一般情况下无需进行干预.另一个是SessionFactory级别的缓存,它是第二级别的缓存属于集群范围与进程范围的缓存.它可以自己进行配置与更改,而且可以动态加载与卸载.

2.第一级缓存 第二级缓存
存放数据的形式 相互关联的持久化对象 对象的散装数据
缓存的范围 事务范围,每个事务都有单独的第一级缓存 进程范围或集群范围,缓存被同一个进程或集群范围内的所有事务共享


并发访问策略 由于每个事务都拥有单独的第一级缓存,不会出现并发问题,无需提供并发访问策略 由于多个事务会同时访问第二级缓存中相同数据,因此必须提供适当的并发访问策略,来保证特定的事务隔离级别


数据过期策略 没有提供数据过期策略。处于一级缓存中的对象永远不会过期,除非应用程序显式清空缓存或者清除特定的对象 必须提供数据过期策略,如基于内存的缓存中的对象的最大数目,允许对象处于缓存中的最长时间,以及允许对象处于缓存中的最长空闲时间


物理存储介质 内存 内存和硬盘。对象的散装数据首先存放在基于内在的缓存中,当内存中对象的数目达到数据过期策略中指定上限时,就会把其余的对象写入基于硬盘的缓存中。
缓存的软件实现 在Hibernate的Session的实现中包含了缓存的实现 由第三方提供,Hibernate仅提供了缓存适配器(CacheProvider)。用于把特定的缓存插件集成到Hibernate中。


启用缓存的方式 只要应用程序通过Session接口来执行保存、更新、删除、加载和查询数据库数据的操作,Hibernate就会启用第一级缓存,把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对象的形式拷贝到缓存中,对于批量更新和批量删除操作,如果不希望启用第一级缓存,可以绕过Hibernate API,直接通过JDBC API来执行指操作。 用户可以在单个类或类的单个集合的粒度上配置第二级缓存。如果类的实例被经常读但很少被修改,就可以考虑使用第二级缓存。只有为某个类或集合配置了第二级缓存,Hibernate在运行时才会把它的实例加入到第二级缓存中。


用户管理缓存的方式 第一级缓存的物理介质为内存,由于内存容量有限,必须通过恰当的检索策略和检索方式来限制加载对象的数目。Session的evit()方法可以显式清空缓存中特定对象,但这种方法不值得推荐。 第二级缓存的物理介质可以是内存和硬盘,因此第二级缓存可以存放大量的数据,数据过期策略的maxElementsInMemory属性值可以控制内存中的对象数目。管理第二级缓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选择需要使用第二级缓存的持久类,设置合适的并发访问策略:选择缓存适配器,设置合适的数据过期策略。

3.缓存的管理:

一级缓存的管理.当应用程序调用Session的save(),update(),saveOrupdate(),get()或load()以及调用list(),iterate()查询接囗方法时或fiter()方法时.如果Hibernate中还不存在对象,其就会从数据库中加载相应的对象到缓存当中.当清理缓存.Hibernate会根据对象的状态变化来自动更新数据库.

Session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两个管理缓存的方法:

evict(Object obj):从缓存中清除参数指定的持久化对象。
clear():清空缓存中所有持久化对象。

二级缓存的管理:
      Hibernate的二级缓存策略的一般过程如下:
1) 条件查询的时候,总是发出一条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选择所有字段)这样的SQL语句查询数据库,一次获得所有的数据对象。
2) 把获得的所有数据对象根据ID放入到第二级缓存中。
3) 当Hibernate根据ID访问数据对象的时候,首先从Session一级缓存中查;查不到,如果配置了二级缓存,那么从二级缓存中查;查不到,再查询数据库,把结果按照ID放入到缓存。
4) 删除、更新、增加数据的时候,同时更新缓存。
  Hibernate的二级缓存策略,是针对于ID查询的缓存策略,对于条件查询则毫无作用。为此,Hibernate提供了针对条件查询的Query Cache。
2.      什么样的数据适合存放到第二级缓存中?
1 很少被修改的数据
2 不是很重要的数据,允许出现偶尔并发的数据
3 不会被并发访问的数据
4 参考数据,指的是供应用参考的常量数据,它的实例数目有限,它的实例会被许多其他类的实例引用,实例极少或者从来不会被修改。
3.      不适合存放到第二级缓存的数据?
1 经常被修改的数据
2 财务数据,绝对不允许出现并发
3 与其他应用共享的数据。

4.      常用的缓存插件
Hibernater 的二级缓存是一个插件,下面是几种常用的缓存插件:
l EhCache:可作为进程范围的缓存,存放数据的物理介质可以是内存或硬盘,对Hibernate的查询缓存提供了支持。
l OSCache:可作为进程范围的缓存,存放数据的物理介质可以是内存或硬盘,提供了丰富的缓存数据过期策略,对Hibernate的查询缓存提供了支持。
l SwarmCache:可作为群集范围内的缓存,但不支持Hibernate的查询缓存。
l JBossCache:可作为群集范围内的缓存,支持事务型并发访问策略,对Hibernate的查询缓存提供了支持。

5.      配置二级缓存的主要步骤:
1)      选择需要使用二级缓存的持久化类,设置它的命名缓存的并发访问策略。这是最值得认真考虑的步骤。
2)      选择合适的缓存插件,然后编辑该插件的配置文件。
    使用EhCache配置二级缓存:
1.      配置准备:
1)      把ehcache-1.2.3.jar加入到当前应用的classpath中。
2)      在hibernate.cfg.xml文件中加入EhCache缓存插件的提供类。
<!--配置缓存插件 -->
<property name="hibernate.cache.provider_class">
    org.hibernate.cache.EhCacheProvider
</property>

3)      挎贝ehcache.xml文件到类路径(项目工程的src目录下),这个文件在Hibernate安装目录的etc下。
2.      配置步骤:
Hibernate允许在类和集合的粒度上设置第二级缓存。在映射文件中,<class>和<set>元素都有一个<cache>子元素,这个子元素用来配置二级缓存。
示例:以category(产品类别)和product(产品)的映射为例:
1)      修改要配置缓存的那个持久化类的对象关系映射文件:
Category.hbm.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hibernate-mapping PUBLIC "-//Hibernate/Hibernate Mapping DTD 3.0//EN"
"http://hibernate.sourceforge.net/hibernate-mapping-3.0.dtd">

<hibernate-mapping>
    <class name="org.qiujy.domain.cachedemo.Category" table="categories">
       <!—
             配置缓存,必须紧跟在class元素后面
            对缓存中的Category对象采用读写型的并发访问策略
        -->
       <cache usage="read-write"/>
      
       <id name="id" type="java.lang.Long">
           <column name="id" />
           <generator class="native" />
       </id>
       <!-- 配置版本号,必须紧跟在id元素后面 -->
       <version name="version" column="version" type="java.lang.Long" />
      
       <property name="name" type="java.lang.String">
           <column name="name" length="32" not-null="tr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escription" type="java.lang.String">
           <column name="description" length="255"/>
       </property>
      
       <set name="products" table="products" cascade="all" inverse="true">
           <!-- Hibernate只会缓存对象的简单属性的值,
       要缓存集合属性,必须在集合元素中也加入<cache>子元素
       而Hibernate仅仅是把与当前持久对象关联的对象的OID存放到缓存中。
如果希望把整个关联的对象的所有数据都存入缓存,
则要在相应关联的对象的映射文件中配置<cache>元素
           -->
           <cache usage="read-write"/>
          
           <key column="categoryId" not-null="true"/>
           <one-to-many class="org.qiujy.domain.cachedemo.Product"/>
       </set>
      
    </class>
</hibernate-mapping>


Product.hbm.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hibernate-mapping

文章出处:飞诺网(http://www.diybl.com/course/3_program/java/javashl/2008422/110738.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