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HMAX的资料1

本文是一位研一学生对于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的学习笔记,主要聚焦于生物启发的特征提取模型——HMAX。从Hubel和Weisel在1960年代的视觉皮层研究开始,到1999年Riesenhuber和Poggio首次提出HMAX模型,再到后续的理论改进,如2005年和2007年的Serre等人对模型的优化,探讨了HMAX在对象识别中的作用和机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研一小硕一枚,刚开始接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相关内容,最近在看一篇关于生物启发的特征提取模型,追根溯源了一下,在此记录关于HMAX模型的大致发展,不足之处请积极指正!

1962年 Hubel 和 Weisel :

RECEPTIVE FIELDS, BINOCULAR INTERACTION AND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IN THE CAT'S VISUAL CORTEX(背景1)

1965年  Hubel 和 Weisel :

RECEPTIVE FIELDS AND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IN TWO NONSTRIATE VISUAL AREAS (18 AND 19) OF THE CAT(背景2)

1999年 Maximilian Riesenhuber and Tomaso Poggio:

Hierarchical models of object recognition in cortex(第一次提出HMAX)

2005年 T. Serre, M. Kouh, C. Cadieu, U. Knoblich, G. Kreiman, T. Poggio:

A Theory of Object Recognition: Computations and Circuits in the Feedforward Path of the Ventral Stream in Primate Visual Cortex(改进版1)

2007年 Thomas Serre, Lior Wolf, Stanley Bileschi, Maximilian Riesenhuber, and Tomaso Poggio,:

Robust Object Recognition with Cortex-Like Mechanisms(改进版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