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方式一
根据 LCD 的驱动原理可知,LCD 像素点上只能加上 AC 电压,LCD 显示器的对比度由 COM脚上的电压值减去 SEG 脚上的电压值决定,当这个电压差大于 LCD 的饱和电压就能打开像素点,小于 LCD 阈值电压就能关闭像素点,LCD 型 MCU 已经由内建的 LCD 驱动电路自动产生 LCD 驱动信号,因此只要 I/O 口能仿真输出该驱动信号,就能完成 LCD 的驱动。 由于LCD工作的最佳帖频率通常在25Hz~250Hz,一般设置刷新频率在 60Hz左右即可
现在考虑如何模拟出 COM 的波形
1/2 Bias 下 COM0~COM3 的 LCD 驱动波形如下:
可以看出 4个COM 的输出,通过配置 IO口为高阻即可使其输出 VDD/2 电位,配置 IO为推挽输出即可输出高低电平。
因此在一个 COM 周期内,只要每隔一段时间设置 COM0~COM3 输出对应的电压即可得到 COM0~COM3 的波形。具体来说就是第一次 Time Base 中断时设置 COM0 输出VDD,其它 COM 输出 VDD/2;第二次 Time Base 中断时设置 COM0 输出 VSS,COM1~COM3输出 VDD/2,第三次 Time Base 中断时设置 COM1 输出 VDD,其它 COM 输出 VDD/2;第四次 Time Base 中断时设置 COM1 输出 VSS,其它 COM 输出 VDD/2;……;第八次中断时设置 COM3 输出 VSS,其它 COM 输出 VDD/2。
因为点亮 LCD 像素点需要 COM 与 SEG 有大于饱和电压的电压差,也就是 COM 与 SEG 有+VDD 或者-VDD 的电压差,所以要点亮某个像素点,只要将对应的 SEG 输出与 COM 相反的电压即可。比如,当 COM0=VDD,只要 SEG=VSS 就可点亮对应像素点,当 COM0=VSS,只要 SEG=VDD 就可点亮对应像素点。考虑到 LCD 像素点点亮时先加+VDD 再加-VDD 可延长 LCD 的使用寿命,因此这里同一像素点也采用两次点亮的方式。
方式二
由上面所述我们知道,只要 COM、SEG 的电压差为+VDD 或者-VDD 就可以点亮对应的 LCD笔段即像素点,因此,我们也可以不用模拟 COM 的 Timing 即可完成 LCD 的正常驱动。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 第一次中断时设置 COM0 输出 High,其它 COM 输出 VDD/2,再根据要显示的数据设置各个 SEG 的输出
? 第二次中断时设置 COM1 输出 High,其它 COM 输出 VDD/2,再根据要显示的数据设置各个 SEG 的输出
? 第三次中断时设置 COM2 输出 High,其它 COM 输出 VDD/2,再根据要显示的数据设置各个 SEG 的输出
? 第四次中断时设置 COM3 输出
单片机模拟 1/2 Bias、1/4 Duty的 LCD 驱动使用方法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5-17 00:54:29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