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四大组件之 BroadCastReceiver

本文深入浅出地解释了Android系统中的广播通信机制,包括其用途、发送与接收方式,以及进程间通信的区别与实现。同时,讨论了广播接收器的生命周期管理与注意事项,强调了使用场景与最佳实践。

原创性申明: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附原文地址:http://blog.youkuaiyun.com/a774057695/article/details/48730233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我自己理解清楚BroadCast的使用,而不是记住实现它的代码

通俗的讲一些理解性的内容:

Broadcast机制是用来“通信的”,而且是单工。

    通信意味着你可以将信息传递给别人,别人是谁?

        不是自己这个类(不要把眼光局限在Activity),统统都是别人。

    为什么要用这个东西?

        在同一个类中用广播就是用大炮打蚊子,纯属闲的,很多demo写成这样只是为了演示如何发送,如何注册、接收,为了方便才这样干的。我们用这个是为了将“不好传递”的消息传递出去,往往是跨进程通信,当然进程内通信也是可以用的,考虑使用LocalBroadcastManager ,有时能让你更容易实现功能。

     广播的发送者只管发送,而且是告诉系统,我想发东西了,东西给你,你去搞定,然后就甩手了。

     系统将广播发出去了,注册的接收器才能有工作的资格,不注册的接收器是不具有功能的,而且在注册的时候,为了“方便”,会告诉系统我能接收什么“波段”的信号,其他波段的,你给我或者不给我,我接收还是不接收,那要去研究底层源码了。


先看看一般性的广播(也就是可以跨进程的)

实现发送和接收:

发送端:

构造一个Intent实例,调用sendBroadCast()方法将Intent发送出去,这就是广播了。

像这样: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Action(一个String类型的action);
intent.putExtra("msg", "msgmsg");
sendBroadcast(intent);


值得说道的是:

setAction就是设置“波段”的,使用自定义广播时,最好和包名挂钩,减少人家写的和你一样的风险。

广播内容这一对象是用Intent类来描述的,也就是说,Intent类的成员变量就是广播内容的属性,想要扩展广播传输的数据内容,想想从Intent入手。

接受端:

要注意的是:注册、识别解析

注册分为所谓的:动态、静态

静态是从配置文件入手的,在application节点内添加receiver节点,往往将识别也一起搞定。

动态就是在类中调用方法实现的,这个类声明了一个BroadCastReceiver类实例 ,而且实例化时重载了onReceive方法实现了“解析”,就是根据广播内容处理相应的事件

我们看一下,

静态就像这样:

<receiver
            android:name="com.example.broadcastdemo.MyReceiver">
            <intent-filter  >
                <action android:name="com.example.broadcastdemo.BroadcastAction" />
            </intent-filter>
        </receiver>

动态就像这样:

 //mReceiver是一个BroadCastReceiver实例,也可以是其派生类的实例。
        IntentFilter intentFilter= new IntentFilter(AppConstants.BROADCAST_ACTION);
        registerReceiver(mReceiver, intentFilter);


当然,为了能够对广播进行处理,我们需要一个BroadCastReceiver类实例

<span style="font-size:18px;">private BroadcastReceiver  mReceiver = new BroadcastRecei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Context context, Intent intent) {  
	            Log.i(tag, "receive broadcast");  
	            if(intent.getAction().equals( 注册用的action)){  
	                解析,处理……
	            }  
	        }  
	    };</span>


逻辑上来说,我们是先有这个实例,在进行注册。整个流程实现了,接口回调事件才能有效果。


那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进程内通信

/*

为什么android要实现这样的设计呢?

因为全局的广播会有数据泄露,模拟广播攻击等等不安全因素,而进程内通信有时也有用“局部”广播的需要。

*/

是这样干的:

LocalBroadcastManager mLocalBroadcastManager;    
BroadcastReceiver mReceiver;    
  
  
 IntentFilter filter = new IntentFilter();    
 filter.addAction(……);    
  
 mReceiver = new BroadcastRecei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Context context, Intent intent) {    
                if (intent.getAction().equals(……)) {    
                    //Do Something  
                }   
            }    
        };    
<span style="color:#ff0000;">mLocalBroadcastManager = LocalBroadcastManager.getInstance(this);  
mLocalBroadcastManager.registerReceiver(mReceiver, filter); </span> 
这样,别的进程就看不到了,请注意这个this,请不要形而上


注册了就需要反注册

<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局
unregisterReceiver(mReceiver);</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局部
mLocalBroadcastManager.unregisterReceiver(mReceiver);  </span>

需要注意:

生命周期很短,10s左右,如果在 onReceive() 内做超过十秒内的事情,就会报ANR(Application No Response) ,

所以,如果需要完成一项比较耗时的工作 , 应该通过发送 Intent 给 Service, 由Service 来完处理了,意思就是说,你不应该用广播来设计这个功能!

而且这个问题是不能用子线程来解决的(从主线程中移除嘛,ANR往往是主线程阻塞了) ,但是BroadcastReceiver 的生命周期很短 , 子线程可能还没有结束,BroadcastReceiver 就先挂了,BroadcastReceiver 一旦结束 , 此时 BroadcastReceiver 的所在进程就不安全了,很容易在系统需要内存时被优先杀死 , 因为它属于空进程 ( 没有任何活动组件的进程 ). 如果它的宿主进程被杀死 , 那么正在工作的子线程也会被杀死 . 所以采用子线程来解决是不可靠的


动态注册广播接收器还有一个特点:用来注册的Activity关掉后,广播也就失效了。

而静态注册无需担忧广播接收器是否被关闭,只要设备是开启状态,广播接收器也是打开着的。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原创性申明: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附原文地址:http://blog.youkuaiyun.com/a774057695/article/details/4873023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