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份工作:鸿雁智能科技研发部硬件工程师。
知识上的收获:
1、 嵌入式系统:通过对UBoot源码的移植,熟悉了ARM体系结构,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特别是总线、存储、cpu工作模式的作用等方面的认识提高到了一定的层次,这对今后解决处理器相关问题将带来很大的帮助;通过对国嵌视频课程的学习,对linux驱动有了全面的认识,但是还不够深入;通过对国嵌实验代码的实践,对linux文件、进程、网络等应用编程有了初步认识,对于音视频传输方面的学习今后还应该继续。
2、 硬件设计:通过中际赛威培训的入门和自己业余时间对几本经典教材的阅读,认识到了高速硬件设计对于电源、信号完整性、元器件选型、EMC、ESD等知识的要求,同样认识到在硬件方面寻求更高的高度的话,那对于信号与系统、电磁场、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本科基础课程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寻求更高层次的话,那研究生阶段的理论学习也是很有必要。
实践经验的积累:
1、 软件工具:对于altium designer使用熟练,特别是对于电气规则设置、原理图库封装库的建立,以及多层板设计时设置要素有了比较专业的认识。
2、 制版经验:3次不成功的双面板和1次成功的四层板为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包括对于高速器件的去耦要求、总线布线要点、地平面完整性的意义、电源芯片设计要点、阻抗匹配、ESD防护和结构适应性。
3、 硬件工具:掌握了示波器触发技巧,对于电源纹波和噪声的测量有了一定认识。
工作习惯的养成:
1、 计划:这点鸿雁还是很值得肯定的,其年度、季度、月、日计划总结做的很好,从给自己制定工作、学习大方针开始,再到细节的记录,最后给总结性评述,即对之前工作有了总揽和评价,也对以后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将很多自己平时不容易注意到的问题暴露出来。
2、 解决思路记录:网卡EMI问题的追踪最终还应该归结于思路记录的帮助。遇到比较棘手问题时,往往有很多的解决思路方向,这是会不知所措,乱枪打鸟。遇到这种情况的话,还是先将可能性一一列举出来,然后顺藤摸瓜的追踪,对于每一段进展都做记录,包括实验现象和自己的判断等,然后再在这些的基础之上写下之后的工作方向。这样的话可以让自己在众多方向中不至于迷失,而且可以让自己不会忘记之前做过的事情,避免了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