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日前报道称,英国科学家近日使用新的3D打印技术,首次打印出像人脑一样柔软的类脑组织,朝最终3D打印出功能齐备的完整大脑迈出重要一步。
以往,只有相对硬一些的材料可被3D打印出来,而大脑、肺等软组织,一般很难通过3D打印技术获得。这是因为3D打印过程涉及逐层建造物体,下层要能支撑不断增长的结构的重量,打印非常柔软的材料,容易出现底层材料崩塌问题。
id="iframeu2719811_0" name="iframeu2719811_0" src="http://pos.baidu.com/hchm?conwid=200&conhei=200&rdid=2719811&dc=3&di=u2719811&dri=0&dis=0&dai=8&ps=0x0&enu=encoding&dcb=___adblockplus&dtm=HTML_POST&dvi=0.0&dci=-1&dpt=none&tsr=0&tpr=1516150531069&ti=3D%E6%89%93%E5%8D%B0%E6%8A%80%E6%9C%AF%E9%A6%96%E6%AC%A1%E9%80%A0%E5%87%BA%E7%B1%BB%E8%84%91%E7%BB%84%E7%BB%87_%E7%A7%91%E6%8A%80_%E4%B8%AD%E5%9B%BD%E7%BD%91&ari=2&dbv=2&drs=1&pcs=1024x768&pss=1024x2606&cfv=24&cpl=1&chi=3&cce=true&cec=UTF-8&tlm=1516150531&rw=768<u=http%3A%2F%2Ftech.china.com.cn%2Fit%2F20180116%2F333070.shtml&ecd=1&uc=1024x768&pis=-1x-1&sr=1024x768&tcn=1516150531&qn=98be89819e100a58&tt=1516150531060.205.741.741" width="200" height="200" align="center,center" vspace="0" hspace="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style="border:0;vertical-align:bottom;margin:0;width:200px;height:200px" allowtransparency="true">
此次,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型复合水凝胶(包含水溶性合成聚乙烯醇以及植物凝胶两种成分),打印出三维支架,然后用胶原蛋白包裹打印出结构,并用人类细胞进行填充,得到了类脑软组织。
新研究主要作者、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研究人员谭正初(音)说:“3D打印技术有望使医生利用病人自己的细胞,为其制造出定制器官,从而大幅缓解移植器官严重短缺的问题。但以前3D打印出来的生物结构,大多是骨骼或像肝脏、肾脏这样的较硬器官,大脑等软组织很难3D打印。”
为解决打印软组织难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在打印过程中进行了降温处理。谭正初说:“我们使用的是低温打印过程,这意味着,下层被冻住了,这使其非常稳固,新层结构可以打印在上面,不会出现底层崩塌的现象。打印完成后,我们可以让得到的物体慢慢解冻,并保持形状。”
据悉,该技术目前还存在不少局限性,比如,他们仅能制造出类脑组织的小样本,而非整个大脑。此外,他们计划进一步提高目前使用的低温技术。
研究人员认为,要使用3D打印技术获得功能齐备的复杂人类器官(大脑或肺等),可能还要等数十年时间,但该技术获得的组织可帮助科学家研究大脑或肺在不同环境下(如脑外伤等)的行为。
总编辑圈点
大脑可不好仿造。它具有极其复杂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大脑皮质覆盖着每个脑半球的大部分,大脑皮层的内部组织是白质,外部表面还有大量深浅不一的褶皱状沟回。但要深入研究人脑,必须得有一个像样的模型。大脑结构复杂,用3D打印其实是个好选择。只是该技术有天然局限,搞不定软趴趴的东西。此次的成功,是工程学上的进步,研究者终于攻克了软组织打印这一难题。但是,离构建出有实际操作意义的3D打印版大脑,还远着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能慢慢等待了。
(责任编辑:畅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