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getView()的参数:
public View getView(int position, View convertView, ViewGroup parent){}
第一个参数position---该视图在适配器数据中的位置
第二个参数convertView---旧视图
第三个参数parent: 此视图最终会被附加到的父级视图
首先讲下ListView的原理:ListView中的每一个Item显示都需要Adapter调用一次getView的方法,
这个方法会传入一个convertView的参数,返回的View就是这个Item显示的View。
如果当Item的数量足够大,再为每一个Item都创建一个View对象,必将占用很多内存,
创建View对象(mInflater.inflate(R.layout.lv_item, null);从xml中生成View,这是属于IO操作)也是耗时操作,所以必将影响性能。
Android提供了一个叫做Recycler(反复循环器)的构件,就是当ListView的Item从上方滚出屏幕视角之外,对应Item的View会被缓存到Recycler中,
相应的会从下方生成一个Item,而此时调用的getView中的convertView参数就是滚出屏幕的Item的View,所以说如果能重用这个convertView,就会大大改善性能。
position---该视图在适配器数据中的位置
ViewGroup parent 这个属性是加载xml视图时使用。
而viewHolder就是一个持有者的类,他里面一般没有方法,只有属性,作用就是一个临时的储存器,把你getView方法中每次返回的View存起来,可以下次再用。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必每次都到布局文件中去拿到你的View,提高了效率。
实例代码:
public View getView(int position, View convertView, ViewGroup parent)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ViewHolder vh;
if(convertView==null){
vh=new ViewHolder();
convertView=inflater.inflate(R.layout.adapter_listview, null);
vh.tv1=(TextView) convertView.findViewById(R.id.textView1);
vh.tv2=(TextView) convertView.findViewById(R.id.textView2);
convertView.setTag(vh);
}
vh=(ViewHolder) convertView.getTag();
vh.tv1.setText(array.get(position).getTitle());
vh.tv2.setText(array.get(position).getTimes());
return convertView;
}
class ViewHolder{
TextView tv1,tv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