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xutils 注解 include 标签

本文详细解释了在Android开发中,如何根据不同情况使用include布局。当include未设置id时,其内部控件可直接作为主xml布局的一部分使用;若设置了id,则需先获取整个include布局,再进一步操作其内部控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第一种情况:include没有设置id


include里面的所有控件都是被当成xml中布局的一部分来使用,xml中里面的控件怎么使用 ,include里面的控件怎么使用。

即把include里面的控件当成主xml里面的正常控件即可。

<include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marginTop="6dp"  
    layout="@layout/include_child_layout" />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ViewUtils.inject(this); 

第二种情况:include设置了id
 
如果include指定了id的话,就不能直接把它里面的控件当成主xml中的控件来直接获得了,必须先获得这个xml布局文件,再通过布局文件findViewById来获得其子控件


	<include   
    android:id="@+id/include_father"
    layout="@layout/include_child_layout" />  
	
	
@ViewInject(R.id.include_father)  
private LinearLayout include_father;//ViewUtils.inject(this);加载include的整体布局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界面  
	ViewUtils.inject(this);//加载主界面,此时加载id为in_types_inner的include整体布局,注意顺序别错了
	ViewUtils.inject(include_father);//再次加载include的布局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ViewInject(R.id.include_01)
	private LinearLayout include_01;
	
	@ViewInject(R.id.ll_child_02_father)
	private LinearLayout ll_child_02_father;
	
	
	
	@ViewInject(R.id.tv_child_01_child)
	private TextView tv_child_01_child;
	
	@ViewInject(R.id.tv_child_02_child)
	private TextView tv_child_02_child;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ViewUtils.inject(this);
		ViewUtils.inject(include_01);
		
		include_01.setBackgroundColor(Color.RED);
		ll_child_02_father.setBackgroundColor(Color.CYAN);
		tv_child_01_child.setText("tv_child_01_childtv_child_01_child");
		tv_child_02_child.setText("tv_child_02_childtv_child_02_child");
	
	}
	
<Relative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xmlns:tools="http://schemas.android.com/tools"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tools:context="${relativePackage}.${activityClass}" >


   <include 
       android:id="@+id/include_01"
       android:layout_below="@+id/test"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20dp"
       layout="@layout/layout_child_01"/>
   <include 
       android:layout_below="@+id/include_01"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20dp"
       layout="@layout/layout_child_02"/>

</RelativeLayout>



<think>嗯,用户询问Android.bp文件的使用方法,这是一个关于Android构建系统的技术问题。从用户的问题来看,用户可能正在开发Android系统或应用,需要了解如何编写构建脚本。 用户提供的参考引用很有价值,特别是引用[4]详细说明了Android.bp的基本结构和常见模块类型。引用[2]强调了Android.bp的简洁性,它不包含条件语句和控制流语句,所有复杂逻辑都由Go编写的构建工具处理。引用[3]对比了Android.bp和Android.mk的区别,突出了Android.bp在编译效率和可维护性上的优势。 我需要给用户一个清晰、结构化的回答,包括: 基本概念部分会解释Android.bp是什么,它与Android.mk的区别,以及它的设计原则。然后详细介绍文件结构,包括模块定义、属性设置等关键要素。接着会列举常见的模块类型,如cc_binary、java_library等,并说明它们的用途。最后会提供一些实用技巧,比如如何添加注释、处理多文件等。 为了让用户更容易理解,我会在适当位置添加代码示例,比如展示一个完整的Android.bp文件示例。同时,我会确保所有技术术语都有明确解释,避免让用户感到困惑。 考虑到用户可能需要进一步学习,我会准备几个相关问题,比如如何处理依赖关系、如何调试构建错误等,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继续探索。 在回答中,我会引用提供的参考资料,特别是关于模块定义和属性设置的部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同时,我会注意避免过度技术化,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概念,让即使没有太多构建系统经验的开发者也能理解。</think>好的,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 Android.bp 文件的使用方法。Android.bp 是 Android 构建系统(Soong)的核心配置文件,用于取代传统的 Android.mk 文件,定义模块及其构建规则。 **核心原则:** 1. **声明式而非过程式:** Android.bp 描述*要构建什么*(模块类型、源文件、依赖等),而不是*如何构建*(具体步骤)。构建逻辑由底层的 Go 工具处理。 2. **无控制流:** 不支持条件语句(如 `if`)、循环(如 `for`)或宏。所有逻辑都应在构建工具中处理。 3. **模块化:** 每个独立的构建目标(库、可执行文件、APK 等)通常定义为一个模块。 4. **基于 Bazel BUILD 文件:** 语法和语义上借鉴了 Bazel。 **Android.bp 文件结构详解:** 一个 Android.bp 文件的基本结构包含一个或多个**模块定义**。每个模块定义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模块类型 (Module Type):** 指定要构建的产物类型。这是以 `模块类型 { ... }` 的形式开头的块。常见类型有: * `cc_binary`: C/C++ 可执行文件 * `cc_library_static`: C/C++ 静态库 * `cc_library_shared`: C/C++ 动态库(共享库) * `java_library`: Java 库(`.jar` 文件) * `java_library_static`: Java 静态库(AAR 的一部分) * `android_app`: Android 应用程序 (APK) * `android_library`: Android 库模块 (AAR) * `prebuilt_cc_library`: 预构建的 C/C++ 库 * `prebuilt_java_library`: 预构建的 Java 库(`.jar`) * `prebuilt_etc`: 预构建的配置文件等 * `filegroup`: 将一组文件视为一个单元,方便其他模块引用 * `genrule`: 自定义生成规则(用于执行 shell 命令生成文件) 2. **属性 (Properties):** 在模块类型的大括号 `{}` 内,使用 `key: value` 的形式定义模块的属性。值可以是字符串、字符串列表、布尔值、整数、映射(map)或对其他模块的引用。常见的属性包括: * `name: "模块名"` **(必需)**:模块的唯一标识符。在同一 `Android.bp` 文件中必须唯一。其他模块通过此名称引用它。 * `srcs: ["源文件1", "源文件2", ...]`:模块的源文件列表(如 `.cpp`, `.java`, `.aidl`, `.proto` 等)。支持通配符(如 `srcs: ["*.java"]`),但需谨慎使用。 * `deps: ["依赖模块名1", "依赖模块名2", ...]`:该模块依赖的其他模块(在 `name` 属性中定义)。构建系统会自动处理依赖关系。 * `static_libs: ["静态库模块名1", ...]`:指定依赖的静态库(仅对 `cc_*` 和 `java_*` 库模块有效)。 * `shared_libs: ["共享库模块名1", ...]`:指定依赖的动态链接库(共享库)。 * `cflags: ["编译标志1", ...]`:C/C++ 模块的编译器标志。 * `cppflags: ["C++编译标志1", ...]`:C++ 模块的编译器标志。 * `ldflags: ["链接器标志1", ...]`:链接器标志。 * `host_supported: true`:如果模块也需要在主机(编译环境)上构建,设为 `true`。 * `vendor: true`:表明这是一个供应商(Vendor)模块(用于 Treble 兼容性)。 * `product_specific: true`:表明这是一个产品(Product)特定模块。 * `visibility: ["模块名或模式"]`:控制哪些其他模块可以依赖于该模块。例如 `visibility: ["//my/path:other_module"]` 或 `visibility: [":subdir"]` 或 `visibility: ["//visibility:public"]`。 * `export_include_dirs: ["头文件目录"]`:将头文件目录导出给依赖此模块的其他模块(C/C++)。 * `local_include_dirs: ["头文件目录"]`:仅用于编译本模块的头文件目录(C/C++)。 * `resource_dirs: ["资源目录"]`:Android 资源文件目录(对于 `android_app` 和 `android_library`)。 * `manifest: "AndroidManifest.xml"`:指定 Manifest 文件(对于 `android_app` 和 `android_library`)。 * `sdk_version: "current"` / `min_sdk_version: "28"`:指定目标或最低 SDK 版本(Android 模块)。 * `aaptflags: ["AAPT标志"]`:AAPT(Android 资源打包工具)标志。 **如何使用:编写步骤与示例** 1. **确定位置:** 通常将 `Android.bp` 文件放在需要构建的代码或资源的根目录下(类似于旧的 `Android.mk` 位置)。 2. **定义模块:** * 根据你要构建的目标类型(库、可执行文件、APK 等)选择合适的**模块类型**。 * 给模块起一个唯一的 `name`。 * 在 `srcs` 属性中列出所有源文件。 * 在 `deps`、`static_libs` 或 `shared_libs` 中列出所有依赖的其他模块。 * 根据需要配置其他属性(如 `cflags`, `visibility`, `sdk_version` 等)。 3. **处理依赖:** * 如果依赖的模块定义在同一个 `Android.bp` 文件中,直接用 `name` 引用。 * 如果依赖的模块定义在**同级或子目录**的 `Android.bp` 文件中,使用相对于根目录(`//`)的路径和模块名引用:`"//path/to/module_dir:module_name"`。例如,依赖 `vendor/foo/bar` 目录下 `Android.bp` 中名为 `libbar` 的模块:`deps: ["//vendor/foo/bar:libbar"]`。 * 如果依赖的模块定义在**父目录或更上层**,通常使用 `..` 向上回溯的路径是不推荐的。最好通过 `visibility` 属性控制访问,或者将公共依赖放在更合适的公共位置。 4. **构建:** 在 AOSP 源码根目录下执行标准的构建命令(如 `m`, `mm`, `mma`, `mmp`)即可。构建系统(Soong)会解析所有的 `Android.bp` 文件并执行构建。 **示例 Android.bp 文件** ```b // 示例 1: 一个简单的 C++ 可执行程序 cc_binary { name: "my_cool_tool", // 必需,模块名 srcs: ["main.cpp", "utils.cpp"], // 源文件列表 cflags: ["-Wall", "-Werror"], // 编译器标志 static_libs: ["libmystatic"], // 依赖的静态库 shared_libs: ["liblog"], // 依赖的共享库 (如 liblog) vendor: true, // 这是一个 vendor 模块 } // 示例 2: 一个 C++ 静态库,供上面的 my_cool_tool 使用 cc_library_static { name: "libmystatic", // 必需,模块名 srcs: ["helper.cpp"], export_include_dirs: ["include"], // 导出头文件目录给使用者 (如 my_cool_tool) cflags: ["-O2"], visibility: [":my_cool_tool", "//vendor/another/project:some_module"], // 控制谁可以依赖我 } // 示例 3: 一个 Android App (APK) android_app { name: "MyApp", srcs: ["src/**/*.java"], // 递归包含 src 下所有 java 文件 resource_dirs: ["res"], manifest: "AndroidManifest.xml", static_libs: [ "androidx.appcompat_appcompat", "mylibrary", // 假设有一个本地库模块 ], sdk_version: "current", min_sdk_version: "28", product_specific: true, // 这是一个 product 特定模块 } // 示例 4: 一个预构建的 JAR 库 prebuilt_java_library { name: "some-prebuilt-jar", installable: true, // 通常设为 true 表示需要安装到设备 apex_available: [ "//apex_available:platform" ], // 指定可用的 APEX srcs: ["libs/some-lib.jar"], } // 示例 5: 一个文件组,将 assets 目录下的文件打包 filegroup { name: "my_assets", srcs: ["assets/**/*"], // 递归包含 assets 下所有文件 } // 示例 6: 使用 genrule 自定义生成步骤 (谨慎使用) genrule { name: "generate_version_header", tools: ["host_tool_generator"], // 依赖一个在主机上运行的工具模块 cmd: "$(location host_tool_generator) --output $(genDir)/version.h", // 执行的命令 out: ["version.h"], // 生成的输出文件 } ``` **重要注意事项与最佳实践:** 1. **注释:** 使用 `//` 或 `/* ... */` 添加注释。**强烈推荐**添加注释说明模块目的和关键属性。 2. **路径:** * 文件路径(`srcs`, `resource_dirs` 等)通常是相对于当前 `Android.bp` 文件的路径。 * 引用其他模块时,使用基于源码根目录 `//` 的绝对路径 (`//path:name`)。 3. **通配符:** 支持通配符 (`*`, `**`),但需注意: * `*` 匹配当前目录下的非隐藏文件(不含子目录)。 * `**` 递归匹配当前目录及所有子目录下的文件(如 `srcs: ["src/**/*.java"]`)。 * 过度使用通配符可能导致构建系统包含不需要的文件或降低性能。明确列出文件通常更安全可控。 4. **可见性 (`visibility`):** **强烈建议**设置 `visibility` 属性,明确指定哪些模块可以依赖本模块。这提高了模块化程度和构建系统的可维护性。常用值: * `visibility: [":subdir"]`:允许同一 `Android.bp` 文件内和指定子目录下的模块依赖。 * `visibility: ["//path/to/specific:module"]`:允许特定模块依赖。 * `visibility: ["//visibility:public"]`:允许任何模块依赖(谨慎使用)。 * `visibility: ["//visibility:private"]`:只允许同一 `Android.bp` 文件内的模块依赖(默认行为)。 5. **避免 `genrule`:** `genrule` 提供了灵活性,但破坏了构建系统的声明性和可分析性,也可能影响增量构建和并行性。**尽量优先使用内置的模块类型**。如果必须使用,确保命令是幂等的(多次运行结果相同)且输出路径正确。 6. **学习官方文档和示例:** AOSP 源码树中包含大量 `Android.bp` 文件示例。查看 `build/soong` 目录下的文档和 `build/bazel` 相关的文档(如 `build/bazel/README.md`)也很有帮助。 7. **与 Android.mk 共存:** 在过渡阶段,系统可能同时存在 `Android.bp` 和 `Android.mk`。构建系统会处理两者。但新模块应使用 `Android.bp`。 **总结:** 使用 Android.bp 文件的核心是: 1. 选择合适的**模块类型**(`cc_binary`, `java_library`, `android_app` 等)。 2. 为模块指定一个唯一的 **`name`**。 3. 在 **`srcs`** 中列出源文件。 4. 在 **`deps`**, **`static_libs`**, **`shared_libs`** 中声明依赖项(使用 `//path:name` 格式)。 5. 配置必要的其他属性(如 `cflags`, `visibility`, `sdk_version`)。 6. 将文件放在代码目录下,执行标准构建命令。 通过遵循声明式语法和模块化原则,Android.bp 文件提供了比 Android.mk 更简洁、更易维护且性能更好的构建配置方式[^1][^2][^3][^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