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学习笔记(未完成)

本文详细介绍了Oracle数据库的连接方法,包括解决中文乱码问题的策略,以及PL/SQL的基本程序结构和代码提示快捷键。此外,还深入探讨了数据库范式,从第一范式到第五范式,解释了每种范式的特点和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连接oracle:
sqlplus 用户名/密码@虚拟机地址:端口号/orcl
如:
sqlplus scott/tiger@192.168.231.128:1521/orcl
2.解决中文乱码问题:在本机配置环境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基本查询语句:
设置行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archar2和varchar的区别:
1.varchar2把所有字符都占两字节处理(一般情况下),varchar只对汉字和全角等字符占两字节,数字,英文字符等都是一个字节;
2.VARCHAR2把空串等同于null处理,而varchar仍按照空串处理;
3.VARCHAR2字符要用几个字节存储,要看数据库使用的字符集,
大部分情况下建议使用varchar2类型,可以保证更好的兼容性。
连接oracl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L/SQL程序结构:
Declare
说明部分 (变量、光标、例外声明)
Begin
语句序列(DML)…
Exception
例外处理语句
End;
例:

--查找7839的员工信息
--打开输出
set serveroutput on
declare
  pename emp.ename%type;--名字变量
  psal emp.sal%type;--薪水变量
begin
  select ename,sal into pename,psal from emp where empno=7839;
  --输出
  DBMS_OUTPUT.PUT_LINE(pename||'的薪水是'||psal);
end;

sql developer代码提示快捷键:
ctrl + alt + 空格
PL/SQL Developer代码提示快捷键为Alt+/。
*.使用sqldeveloper语句输出不出结果dbms_output.put_line('Hello World ');建议转为低版本的或使用PLSQL Developer(不用写set serveroutput on)。

数据库范式:

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斯-科德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5NF,又称完美范式)。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在关系模型中,对于添加的一个规范要求,所有的域都应该是原子性的,即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数据项,而不能是集合,数组,记录等非原子数据项。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记录必须可以被唯一地区分。
第三范式(3NF)是第二范式(2NF)的一个子集,即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关系中不包含已在其它关系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
巴斯-科德范式(BCNF)是第三范式(3NF)的一个子集,即满足巴斯-科德范式(BCNF)必须满足第三范式(3NF)。通常情况下,巴斯-科德范式被认为没有新的设计规范加入,只是对第二范式与第三范式中设计规范要求更强,因而被认为是修正第三范式,也就是说,它事实上是对第三范式的修正,使数据库冗余度更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