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轴科技ZStack将以连载方式介绍VMware替代方案详情、产品功能对比、产品技术特征、行业落地实践等,便于企业用户参考。
博通收购VMware后,商业策略经历了重大调整,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授权模式(取消永久授权、采用订阅制、许可证核心数量限制提升)。Gartner预测,到2028年,成本问题将促使70%的企业级VMware客户迁移50%的虚拟工作负载。
与此同时,容器服务平台VMware Tanzu也全面纳入订阅制体系,企业用户面临成本激增与供应链稳定的双重压力,还需应对容器与虚拟化环境割裂、多云管理复杂度攀升等挑战,寻找替代方案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ZStack的企业级容器服务平台,ZStack Zaku以可插拔的方式深度融合计算/网络/存储/安全等基础组件,通过统一控制平面整合容器化应用的开发、部署、运维及优化等能力,可以帮助企业用户全场景替代VMware Tanzu,详见“ZStack Zaku替代VMware Tanzu:两大替代方案与三大应用场景”。本篇详细介绍ZStack Zaku和VMware Tanzu的功能对比。
ZStack核心产品线拥有对VMware产品组合全场景替代能力,主要包括服务器虚拟化、企业云平台、容器服务平台、超融合HCI四大替代路径,以及无代理和V2V迁移服务。目前,ZStack已经有1000+VMware替代案例,覆盖全球30+国家和地区。
一、选择什么样的容器服务平台替代VMware Tanzu?
在容器化技术主导现代软件交付的当下,企业对容器化的需求已从 “技术尝鲜” 演变为 “全生命周期管理” 的体系化诉求。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容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规模达5.6亿美元(占软件定义计算市场 26%)和虚拟化软件、私有云一起构建起企业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软件平台,且容器基础架构软件仍以21.9%的增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 这一数字趋势背后,是容器服务平台作为企业数据中心云原生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渗透:
企业用户需求变化:从运维视角来看,容器已成为标准基础资源,运维容器化应用的全栈能力正快速成为必备技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平台运维一体化成为趋势;从云原生基础设施视角来看,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用户关注信创基础设施适配,容器的生态兼容能力也需要在IaaS层进行进一步提升;从成本视角来看,VMware Tanzu作为订阅服务组件给企业用户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整体视角利用新的容器服务平台进行替代已成为企业用户的重要考量。
从容器提供商角度来看:容器产品厂商聚焦研发效率,以DevOps、微服务治理等上层能力为核心;云基础设施厂商的容器服务平台路线是将Kubernetes下沉至IaaS层,构建 “虚拟机 + 容器” 统一生命周期管理 ,同时整合算力、存储、信创适配等底层能力。IDC指出,“虚拟化软件+容器”这种“双轨并行”的态势,驱动着企业迈向“敏态业务+稳态架构”的混合计算时代。
当企业用户需求向 “运维一体化、信创适配、成本可控” 深度延伸时,云基础设施厂商的容器服务平台快速受到青睐,成为企业用户替代VMware Tanzu重要路径。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45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