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编程的三个特性:
-
封装:隐藏内部细节
-
继承:实现复用
-
多态:事物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状态
多态分为编译时多态和运行时多态
-
编译时多态是静态的,主要是指方法的重载,它是根据参数列表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函数,通过编辑之后会变成两个不同的函数,在运行时谈不上多态。
-
运行时多态是动态的,它是通过动态绑定来实现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多态性。
这里我们讲的是运行时多态:
实现多态有 3 个必要条件:继承、重写和向上转型。
-
继承:在多态中必须存在有继承关系的子类和父类。
-
重写:子类重写父类方法,在调用这些方法时就会调用子类的方法。
-
向上转型:将子类的引用赋给父类对象(父类对象不能直接使用子类的成员变量/成员方法,需强转为子类对象,强转之前可通过instanceOf进行判断)。
概念解析:
- 方法重写不是重载,重载是根据参数个数+参数类型+参数顺序(返回值不是),区分不同方法。
- 静态方法不存在重写概念,静态属性和方法都是类相关的(与声明的类对象保持一致,左边)
- 向上转型:参数的统一化,便于程序设计
- 向下转型:调用子类中的特殊方法
实例:
public class Animal {
public String tag = "Animal_tag";
public static String name = "Animal";
public int age = 10;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动物: 吃饭 " + this);
}
public static void sleep() {
System.out.println("动物睡觉 静态方法");
}
public final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动物奔跑 父类特有");
}
}
public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public String tag = "Cat_tag";
static String name = "Cat";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猫: 吃饭 " + this);
super.eat();
}
/**
* 静态域(方法、成员变量)与类相关,不算重写
*/
public static void sleep() {
System.out.println("猫睡觉 静态方法");
}
public void catchMouse() {
System.out.println("猫捉老鼠");
}
}
public class CoffeeCat extends Cat {
public String tag = "CoffeeCat_tag";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咖啡猫 : 吃饭 " + this);
super.eat();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imal animal = new CoffeeCat();
animal.eat(); //成员方法,看右边
animal.sleep(); //静态方法,与类相关
animal.run(); //父类特有
System.out.println(animal.tag); //成员变量,看左边
System.out.println("静态属性:" + animal.name); //静态属性,与类相关
System.out.println(animal.age); //父类特有
//animal.catchMouse(); 访问不到,需要强转到Cat类型或者Cat子类
}
}
解释:CoffeCat继承自Cat,Cat继承自Animal,CoffeCat向上转型为Animal,
-
普通成员方法,与右边保持一致,即与CoffeCat保持一致。
-
普通成员变量,与左边保持一致,即与Animal保持一致。
-
静态成员变量、静态成员方法,与左边保持一致,类相关,与Animal保持一致
-
this,都是同一个对象,最终实例化的对象即创建的CoffeCat实例
-
一般对于父类持有的成员变量,直接使用即可,不会进行重写(成员变量没有重写的概念)
-
父类的成员变量、成员方法,子类可以直接使用(继承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