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LDAP是一种目录访问协议,它规定了以树状结构的方式来存储和访问数据。
然而协议是抽象的,要产生具体的功效,必须在应用中实现,比如AD域服务就实现了LDAP协议。
LDAP最明显的优势就是读取速度快,拥有极高的搜索效率。
可以用一个例子来体会这种速度:当我们进入一个迷宫,需要寻找出口。
普通数据库:一条路一条路地尝试,直到尝试出能走出去的路线,再将这条路线返回给我们。
LDAP:相当于拿了一张解密地图,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哪条路能直接到达出口。
很明显,普通数据库也许要尝试十多次才能找到正确的路线,但是LDAP只要一次就能找到,搜索性能上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LDAP允许灵活地添加数据,并且采取【客户端-服务端】的方式提供服务,即在服务端存储数据,在客户端操作数据,但相比于关系型数据库,它不支持事务、回滚等操作。
LDAP之所以拥有这些特点,主要基于它的数据存储方式——树形目录,即在系统中构建一棵树,在树叶上存储数据。接下来我们通过在系统中搭建一棵树的流程,详细介绍LDAP原理。
# LDAP原理 #
构建一棵树,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这棵树长在哪里,也就是树根是什么。
LDAP中将域名拆分开,形成树根,系统中的树根叫做DC,比如在test20.local域下,树根为DC=test20,DC

本文介绍了LDA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在AD域服务中的应用。LDAP以树状结构存储数据,提供高效的搜索性能,支持灵活的数据添加,但不支持事务处理。通过构建DC(域名组件)和OU(组织单位)来组织数据,利用DN(唯一名称)快速定位数据,适用于统一账号管理和身份验证。同时,文章提到了LDAP的安全隐患如LDAP注入,强调了防范意识的重要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45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