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Java

本文介绍了Java编程中关键概念,如程序调试模式的步骤、for循环与for-each循环的使用,Scanner对象处理,数组的声明与操作,类与对象的构造,以及冒泡排序。深入讲解了数组、对象的实例化和常见数据结构的运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第三周Java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程序调试模式

步骤1:分析错误,设置断点

在想要设置断点的代码左侧边框栏处双击,就会出现一个圆形的断点标记,然后点击启动调试,如果再次双击,即可取消断点。

步骤2:启动调试,单步执行

F5单步跳入,
F6单步跳过,
启动调试点击昆虫按钮。

for循环

格式:for(条件一;条件二;条件3){

              //循环内容

}

特殊用法for-each循环

  • 对于for(类型名 类型 : 需要遍历的数组),这时候就是先创建了对象或者变量,然后遍历数组,一个一个赋值给类型

类型:可以是变量,对象

Scanner对象处理

第一步导包:import java.util.Scanner;

第二步实例化Scanner对象:Scanner ipt=new Scanner(System.in);

数组

数组的基本特点:

  1. 长度是确定的。数组一旦被创建,它的大小就是不可以改变的。
  2. 其元素必须是相同类型,不允许出现混合类型。元素的类型可以是java 支持的任意类型
  3. 数组类型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包括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
  4. 数组的元素在堆内存中被分配空间,并且是连续分配的
  5. 使用new 关键字对数组进行 内存的分配。每个元素都会被jvm 赋予默认值。默认规则:整数:0 浮点数:0.0 字符:\u0000 布尔:false 引用数据类型:null。
  6. 数组的元素都是有序号的,序号从0开始,0序的。称作数组的下标、索引、角标。

数组的声明

    1. 声明的时候并没有实例化任何对象,只有在实例化数组对象时,JVM才分配空间,这时才与长度有关。
    1. 声明一个数组的时候并没有数组真正被创建。
    1. 构造一个数组,必须指定长度。

数组的格式

数组名:一个合法的标识符,命名规范 和 局部变量 规范一致。
new:是java 的关键字。用来向JVM申请内存的。

元素类型[元素个数] :决定了向JVM申请的内存空间的大小。
大小:元素类型字节数 * 元素个数。

元素的个数:只要是一个合法的java 表达式就可以。 返回一个int 类型的值即可

  • 1.元素类型[ ] 数组名 = new 元素类型 [元素个数或数组长度];

    例:int [] arr = new int [3];

  • 2.元素类型[ ] 数组名 = new 元素类型 []{ };

  • java.util.Arrays类

    Arrays类包含了:排序、查找、填充、打印内容等常见的操作。

    • Arrays.toString();//打印数组元素
    • Arrays.sort( );//数组排序升序
    • 二分法查找 Arrays.binarySearch(数组名, key)
  • 冒泡排序

    /**
    38 * 冒泡排序
    39 *
    40 * @param arr
    41 * @return
    42 */
    43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
    44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 1; i++) { // 外层循环控制趟数
    45 // boolean flag = false;
    46 for (int j = 0; j < arr.length - i - 1; j++) { // 内层循环控制一趟
    47 // 如果前面的的数大于后面的数,定义最大值为前面的数。再进行位置置换,ASC
    48 if (arr[j] > arr[j + 1]) { // arr[j] < arr[j + 1] 反则DESC
    49 // flag = true;
    50 int temp = arr[j];
    51 arr[j] = arr[j + 1];
    52 arr[j + 1] = temp;
    53 }
    54 }

    • /**
      38 * 冒泡排序
      39 *
      40 * @param arr
      41 * @return
      42 */
      43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
      44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 1; i++) { // 外层循环控制趟数
      45 // boolean flag = false;
      46 for (int j = 0; j < arr.length - i - 1; j++) { // 内层循环控制一趟
      47 // 如果前面的的数大于后面的数,定义最大值为前面的数。再进行位置置换,ASC
      48 if (arr[j] > arr[j + 1]) { // arr[j] < arr[j + 1] 反则DESC
      49 // flag = true;
      50 int temp = arr[j];
      51 arr[j] = arr[j + 1];
      52 arr[j + 1] = temp;
      53 }
      54 }

类与对象

对象

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

  • 方法

    用来描述对象动态特征的一个动作序列,相当于动作行为

    注:多个方法不能嵌套定义。

    • 引用对象的方法

      • 对象名.方法名();

        例:School.ad();

  • 属性

    • 在类中声明属性

      • 数据类型 变量名;

        String a=“哒哒哒”;

    • 引用对象的属性

      • 对象名.属性名=值//数值

        例:School.ad=12;

  • 定义一个对象(方法)

    • pubulic void 对象名(){

}
- pubulic 返回值类型方法名(){
return 表达式;
}

	- 接受返回值:在return返回了值的前提下,在main里写  返回值类型 变量名=对象名.方法名();
	- 遇到return结构结束。
  • 创建类的对象

    • 实例化:
      类名 对象名=new 类名();

      例:School center=new School( );

类相当于模具,它定义了对象将会拥有的特性(属性)和行为(方法)。

  • 类的方法:对象执行的操作称之为类

  • 定义一个类

    • pubulic class 类名{

}

  • 创建类的对象

    • 实例化:
      类名 对象名=new 类名();

      例:School center=new School( );

XMind - Trial Version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