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操作系统层面的五种状态
(1)初始状态:仅是在语言层面创建了线程对象,还未与操作系统线程关联
(2)可运行状态(就绪状态):指该线程已经被创建(与操作系统线程关联),可以由
CPU
调度执行
(3)运行状态:指获取了
CPU
时间片运行中的状态
当 CPU
时间片用完,会从【运行状态】转换至【可运行状态】,会导致线程的上下文切换
(4)阻塞状态:
如果调用了阻塞 API
,如
BIO
读写文件,这时该线程实际不会用到
CPU
,会导致线程上下文切换,进入阻塞状态
等 BIO
操作完毕,会由操作系统唤醒阻塞的线程,转换至【可运行状态】
与【可运行状态】的区别是,对【阻塞状态】的线程来说只要它们一直不唤醒,调度器就一直不会考虑 调度它们
(5)终止状态:表示线程已经执行完毕,生命周期已经结束,不会再转换为其它状态
二.java层面的六种状态
(1)NEW(新建):
线程刚被创建,但是还没有调用
start()
方法
(2)RUNNABLE(可运行):
当调用了
start()
方法之后,注意,
Java API
层面的
RUNNABLE
状态涵盖了
操作系统
层面的 【可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和【阻塞状态】(由于 BIO
导致的线程阻塞,在
Java
里无法区分,仍然认为是可运行)
(3)BLOCKED(被阻塞)
:一个正在等待获取锁的线程的状态,也就是说它有一个锁的资源,当前获取不到这个锁,就会进入阻塞状态。如碰到 synchronized、lock 等关键字等占用临界区的情况,一旦获取到锁就进行 RUNNABLE 状态继续运行。
(4)WAITING(等待):表示线程处于无限制等待状态,等待一个特殊的事件来重新唤醒,如通过wait()方法进行等待的线程等待一个 notify()或者 notifyAll()方法,通过join()方法进行等待的线程等待目标线程运行结束而唤醒,一旦通过相关事件唤醒线程,线程就进入了 RUNNABLE 状态继续运行。
(5)TIMED_WAITING(计时等待):表示线程进入了一个有时限的等待,如sleep(3000),等待3秒后线程重新进行 RUNNABLE 状态继续运行。
(6)TERMINATED(终止):表示线程执行完毕后,进行终止状态。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线程通过 start 方法启动后就再也不能回到初始 NEW 状态,线程终止后也不能再回到RUNNABLE 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