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NAS 部署及使用全攻略:从环境搭建到存储管理

TrueNAS部署与存储管理全解析

TrueNAS 部署及使用全攻略:从环境搭建到存储管理

TrueNAS 作为开源存储领域的 “明星产品”,凭借稳定的 ZFS 文件系统、丰富的存储服务(NFS、SMB、iSCSI 等)及可视化管理界面,成为个人私有云、中小企业存储服务器的首选方案。本文将从环境准备系统部署基础配置进阶使用,带你一步步掌握 TrueNAS 的完整流程,即使是存储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一、前置知识:为什么选择 TrueNAS?

在开始部署前,先明确 TrueNAS 的核心优势,帮你确认是否符合需求:

  • ZFS 文件系统加持:支持快照(实时备份)、RAID-Z(容错存储)、数据去重(节省空间)、校验和(防数据损坏),安全性拉满;
  • 全功能存储服务:原生支持 SMB(Windows 共享)、NFS(Linux/macOS 共享)、iSCSI(块存储,适合虚拟机)、FTP/SFTP 等,兼容多设备;
  • 可视化管理界面:Web 控制台操作直观,无需频繁敲命令,新手友好;
  • 开源免费:无 license 费用,社区活跃,更新迭代快(目前最新稳定版为 TrueNAS SCALE 24.04);
  • 扩展性强:支持添加硬盘、扩展存储池、对接 Docker 容器(如部署 Plex 媒体服务器)。

二、环境准备:硬件与软件要求

TrueNAS 对硬件有一定要求,尤其是内存存储(ZFS 对内存消耗较高),需提前规划:

1. 硬件要求(最低配置,推荐配置更优)

组件最低配置推荐配置(个人 / 中小企业)说明
CPU64 位 x86 处理器(2 核)4 核及以上(如 Intel i3/i5)多核心可提升并发访问、ZFS 校验 / 去重效率
内存8GB RAM16GB+ RAMZFS 需占用大量内存(建议每 TB 存储搭配 1GB 内存,去重功能需 32GB+)
存储盘1 块硬盘(至少 20GB)2 块及以上硬盘(SSD+HDD)系统盘建议用 SSD(提升启动 / 操作速度),数据盘用 HDD(大容量低成本)
网络1 个千兆网卡(1GbE)2 个千兆网卡(链路聚合)多网卡可分离管理流量 / 存储流量,链路聚合提升带宽
其他USB 闪存盘(8GB+)-用于制作 TrueNAS 启动盘(仅安装时用,系统后续可装在硬盘上)

2. 软件准备

  • TrueNAS 镜像文件:前往 TrueNAS 官网 下载最新稳定版(推荐 TrueNAS SCALE,基于 Linux 内核,支持 Docker/Kubernetes,功能更丰富;若偏好 FreeBSD 内核,可选 TrueNAS CORE);
  • 启动盘制作工具:Rufus(Windows)、BalenaEtcher(跨平台,推荐新手);
  • 管理设备:一台能访问 TrueNAS 局域网的电脑(浏览器需支持 Chrome/Firefox/Edge)。

三、系统部署:从启动盘到安装完成

步骤 1:制作 TrueNAS 启动盘

  1. 打开 BalenaEtcher,点击「Flash from file」,选择下载好的 TrueNAS 镜像(.iso 格式);
  2. 点击「Select target」,选择插入的 USB 闪存盘(注意:数据会被清空,提前备份);
  3. 点击「Flash!」,等待写入完成(约 5-10 分钟,取决于 USB 速度)。

步骤 2:启动并进入安装界面

  1. 将制作好的启动盘插入 TrueNAS 主机,开机后按「BIOS 启动快捷键」(常见:F2、F10、F12、Del,具体看主机主板型号);
  2. 在启动项选择中,优先选择「USB 闪存盘」(如 “UEFI: USB 3.0 Flash Drive”),进入 TrueNAS 启动界面;
  3. 选择「Install TrueNAS SCALE」(若为 CORE 则选对应项),按回车进入安装向导。

步骤 3:完成 TrueNAS 安装

  1. 选择安装磁盘:系统会列出所有检测到的硬盘,选择一块用于安装 TrueNAS 系统的磁盘(建议 SSD,容量 ≥20GB,此处不存储数据,仅装系统);
    • 注意:避免选择后续要用于 “数据存储池” 的硬盘,防止系统与数据混淆。
  2. 设置 root 密码:输入管理员密码(root 用户),需包含大小写字母 + 数字 + 特殊符号,牢记密码(后续登录 Web 控制台用);
  3. 网络配置(可选):默认支持 DHCP(自动获取局域网 IP),若需固定 IP,可在此处手动设置(IP、子网掩码、网关、DNS);
    • 新手建议先选 DHCP,后续在 Web 控制台修改固定 IP(更直观)。
  4. 确认安装:检查上述配置无误后,点击「Install」,等待安装完成(约 5-10 分钟,期间会自动重启);
  5. 移除启动盘:安装完成后,主机自动重启,此时需拔出 USB 启动盘,避免再次从启动盘启动。

四、基础配置:Web 控制台初上手

TrueNAS 安装完成后,会在主机屏幕显示「管理 IP 地址」(如 192.168.1.100),接下来通过浏览器进行可视化配置。

步骤 1:登录 Web 控制台

  1. 在局域网内的电脑上打开浏览器,输入 TrueNAS 显示的管理 IP(如 https://192.168.1.100:8080);
    • 注意:TrueNAS 默认用 HTTPS 协议,端口 8080,首次访问会提示 “证书不安全”,点击「高级」→「继续访问」即可(局域网内安全)。
  2. 登录界面:用户名输入 root,密码输入安装时设置的 root 密码,点击「Sign In」进入控制台首页。

步骤 2:必做基础配置(3 件事)

1. 设置固定 IP(避免后续 IP 变动)
  1. 左侧菜单点击「Network」→「Interfaces」;
  2. 找到当前使用的网卡(如 eth0),点击右侧「⋮」→「Edit」;
  3. 「IPv4 Configuration Type」选择「Static」,填写固定 IP(如 192.168.1.100)、子网掩码(如 255.255.255.0)、网关(如 192.168.1.1)、DNS(如 114.114.114.114 或 8.8.8.8);
  4. 点击「Save」→「Apply Changes」,等待网络重启(重启后需用新固定 IP 登录)。
2. 创建存储池(核心:用 ZFS 管理数据)

“存储池” 是 TrueNAS 存储数据的基础,基于 ZFS 文件系统,需至少 1 块硬盘(推荐多块硬盘做 RAID-Z 容错)。

  1. 左侧菜单点击「Storage」→「Pools」→「Add」;
  2. 填写存储池名称(如 DataPool,仅字母 / 数字 / 下划线);
  3. 选择 “RAID 类型”(根据硬盘数量选择,新手优先推荐):
    • Single Disk:1 块硬盘,无容错(损坏即丢数据,仅测试用);
    • RAID-Z1:至少 2 块硬盘(实际用 3 块,允许 1 块硬盘损坏,数据不丢);
    • RAID-Z2:至少 3 块硬盘(实际用 4 块,允许 2 块硬盘损坏,安全性更高);
  4. 选择用于创建池的硬盘(勾选硬盘前的方框,确保是 “数据盘”,非系统盘);
  5. 点击「Create」→「Confirm」,等待存储池创建完成(约 1-2 分钟,取决于硬盘大小)。
3. 创建共享文件夹(用于对外提供存储服务)

存储池创建后,需在池中创建 “数据集”(类似文件夹),再基于数据集配置共享服务。

  1. 左侧菜单点击「Storage」→「Pools」,找到刚创建的 DataPool,点击右侧「⋮」→「Add Dataset」;
  2. 填写数据集名称(如 Media,用于存储电影 / 音乐),其他默认(如需限制容量,可在「Quota」中设置);
  3. 点击「Save」,数据集创建完成。

五、进阶使用:配置共享服务与实用功能

TrueNAS 的核心价值是 “对外提供存储服务”,以下介绍 3 种最常用的共享方式,覆盖 Windows、Linux、macOS 及虚拟机场景。

1. SMB 共享(Windows/macOS 电脑直接访问)

适合给 Windows 电脑、macOS 电脑共享文件,操作类似 “局域网文件夹”。

  1. 左侧菜单点击「Sharing」→「Windows Shares (SMB)」→「Add」;
  2. 「Path」选择刚创建的数据集(如 /mnt/DataPool/Media);
  3. 「Share Name」填写共享名称(如 MediaShare,Windows 中会显示此名称);
  4. 勾选「Enable」(启用共享),其他默认(如需限制访问权限,可在「Permissions」中设置);
  5. 点击「Save」→「Start Service」(启动 SMB 服务);
  6. Windows 访问方式:打开「此电脑」,地址栏输入 \\192.168.1.100\MediaShare,按回车,输入 TrueNAS 的 root 账号密码,即可访问共享文件夹(可右键 “映射网络驱动器”,方便后续使用);
  7. macOS 访问方式:打开「访达」,按 Command+K,输入 smb://192.168.1.100/MediaShare,输入账号密码即可。

2. NFS 共享(Linux 服务器 /macOS 访问)

适合给 Linux 服务器(如 Ubuntu、CentOS)或需要高性能访问的场景(如 Plex 媒体服务器)。

  1. 左侧菜单点击「Sharing」→「Unix Shares (NFS)」→「Add」;
  2. 「Path」选择数据集(如 /mnt/DataPool/Media);
  3. 「Share Name」填写 NFS 共享名(如 MediaNFS);
  4. 「Client IPs」填写允许访问的 Linux 设备 IP(如 192.168.1.101,多个 IP 用逗号分隔,或用 192.168.1.0/24 允许整个网段);
  5. 点击「Save」→「Start Service」(启动 NFS 服务);
  6. Linux 访问方式:登录 Linux 设备,执行命令 sudo mount -t nfs 192.168.1.100:/mnt/DataPool/Media /mnt/local-media,即可将 NFS 共享挂载到本地 /mnt/local-media 目录。

3. iSCSI 共享(虚拟机 / 服务器块存储)

适合给虚拟机(如 VMware、Proxmox)或物理服务器提供 “块存储”(类似一块独立硬盘,可分区、格式化)。

  1. 左侧菜单点击「Sharing」→「Block Shares (iSCSI)」→「Wizards」(用向导更简单);
  2. 选择「Basic Setup」→「Next」;
  3. 「Target Name」填写目标名(如 iqn.2024.truenas:mediatarget);
  4. 「Portal」选择网卡(默认即可),「Initiators」填写允许访问的设备 IP(如虚拟机 IP);
  5. 「LUN Size」设置 iSCSI 磁盘大小(如 100 GB),「LUN Name」填写名称(如 MediaLUN);
  6. 点击「Finish」,等待配置完成;
  7. 虚拟机访问方式:在 VMware/Proxmox 中添加 “iSCSI 存储”,输入 TrueNAS 的 IP 和 Target Name,即可识别到 100GB 的 “虚拟硬盘”,后续可像物理硬盘一样分区使用。

4. 实用功能:快照与备份(防数据丢失)

ZFS 的快照功能是 TrueNAS 的 “杀手锏”,可实时备份数据集,误删文件后能快速恢复。

  1. 创建快照
    • 左侧菜单点击「Storage」→「Pools」,找到数据集(如 Media),点击右侧「⋮」→「Take Snapshot」;
    • 填写快照名称(如 Media_20241001,建议包含日期),勾选「Recursive」(若数据集有子目录,一并快照);
    • 点击「Save」,快照瞬间完成(ZFS 快照仅记录变化,不占用额外空间)。
  2. 恢复快照
    • 若误删文件,进入「Storage」→「Pools」→「Snapshots」,找到对应快照;
    • 点击右侧「⋮」→「Rollback」,确认后即可恢复到快照时的状态(注意:恢复后快照之后的修改会丢失,建议先创建新快照再恢复)。

六、避坑指南:新手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 忘记 root 密码怎么办?重启 TrueNAS 主机,在启动界面选择「TrueNAS SCALE (Recovery Mode)」,进入恢复模式后,执行命令 passwd root,按照提示设置新密码,重启后即可用新密码登录。

  2. 存储池硬盘损坏如何更换?若 RAID-Z 池中有硬盘损坏,TrueNAS 会在 Web 控制台提示 “硬盘故障”:

    • 先关闭主机,更换新硬盘(容量需 ≥ 原硬盘);
    • 开机后进入「Storage」→「Pools」→「故障池」→「⋮」→「Replace Disk」;
    • 选择新硬盘,点击「Replace」,等待数据重建(时间取决于硬盘大小和速度,期间不影响正常使用)。
  3. Web 控制台无法访问?

    • 检查 TrueNAS 主机是否开机,网线是否插好;
    • 用局域网内的其他设备 ping 管理 IP(如 ping 192.168.1.100),若不通,检查网卡配置或重启 TrueNAS 网络;
    • 若能 ping 通但无法访问,检查浏览器是否禁用 HTTPS,或尝试清除浏览器缓存。

七、总结

TrueNAS 从部署到使用的核心流程可总结为:制作启动盘→安装系统→创建存储池→配置共享服务→使用与备份。作为开源存储方案,它兼顾了稳定性、功能性和易用性,无论是个人搭建私有云存储,还是中小企业部署文件服务器,都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后续可进一步探索 TrueNAS 的进阶功能,如:

  • 部署 Docker 容器(在「Apps」中安装 Plex、Jellyfin 媒体服务器,实现家庭影院);
  • 配置远程备份(将快照同步到异地存储,防物理损坏);
  • 启用数据去重(在「Storage」→「Pools」→「⋮」→「Edit Options」中开启,适合大量重复文件场景)。

如果在操作中遇到问题,可参考 TrueNAS 官方文档 或加入 TrueNAS 中文社区,获取更多技术支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