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lombok插件:https://blog.youkuaiyun.com/YXWik/article/details/109379610
常用注解
@Data 注解在类上;提供类所有属性的 getting 和 setting 方法,此外还提供了equals、canEqual、hashCode、toString 方法
@Setter :注解在属性上;为属性提供 setting 方法
@Getter :注解在属性上;为属性提供 getting 方法
@Log4j :注解在类上;为类提供一个 属性名为log 的 log4j 日志对象
@NoArgsConstructor :注解在类上;为类提供一个无参的构造方法
@AllArgsConstructor :注解在类上;为类提供一个全参的构造方法
@Cleanup : 可以关闭流
@Builder : 被注解的类加个构造者模式
@Synchronized : 加个同步锁
@SneakyThrows : 等同于try/catch 捕获异常
@NonNull : 如果给参数加个这个注解 参数为null会抛出空指针异常
@Value : 注解和@Data类似,区别在于它会把所有成员变量默认定义为private final修饰,并且不会生成set方法。
使用中的坑
1.踩过的坑
在使用Lombok过程中,如果对于各种注解的底层原理不理解的话,很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当我们使用@Data定义一个类的时候,会自动帮我们生成equals()方法 。
但是如果只使用了@Data,而不使用@EqualsAndHashCode(callSuper=true)
的话,会默认是@EqualsAndHashCode(callSuper=false),这时候生成的equals()方法只会比较子类的属性,不会考虑从父类继承的属性,无论父类属性访问权限是否开放。
2.破坏封装性
Java的三大特性包括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
如果我们在代码中直接使用Lombok,那么他会自动帮我们生成getter、setter 等方法,这就意味着,一个类中的所有参数都自动提供了设置和读取方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定义一个购物车类:
@Data
public class ShoppingCart {
//商品数目
private int itemsCount;
//总价格
private double totalPrice;
//商品明细
private List items = new ArrayList<>();
}
我们知道,购物车中商品数目、商品明细以及总价格三者之前其实是有关联关系的,如果需要修改的话是要一起修改的。
但是,我们使用了Lombok的@Data注解,对于itemsCount 和 totalPrice这两个属性。虽然我们将它们定义成 private 类型,但是提供了 public 的 getter、setter 方法。
外部可以通过 setter 方法随意地修改这两个属性的值。我们可以随意调用 setter 方法,来重新设置 itemsCount、totalPrice 属性的值,这也会导致其跟 items 属性的值不一致。
而面向对象封装的定义是:通过访问权限控制,隐藏内部数据,外部仅能通过类提供的有限的接口访问、修改内部数据。所以,暴露不应该暴露的 setter 方法,明显违反了面向对象的封装特性。
解决办法:
指定为private
@Getter(value = AccessLevel.PRIVATE)
@Setter(value = AccessLevel.PRIV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