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相关知识

本文详细介绍了Spring框架中的AOP(面向切面编程)及其核心概念,包括连接点、切点、通知、目标对象和引入等,并讨论了SpringAOP的两种实现方式(JDK和CGLib动态代理)。同时,文章还重点讲解了Spring如何通过IoC容器管理和配置Bean,以及Bean的作用域和生命周期管理。

0、Spring的核心就是AOP和IOC

IOC:

AOP: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是面向切面编程,它是一种编程思想,是面向对象编程(OOP)的一种补充。面向对象编程将程序抽象成各个层次的对象,而面向切面编程是将程序抽象成各个切面。所谓切面,相当于应用对象间的横切点,我们可以将其单独抽象为单独的模块。

AOP的术语

  • 连接点(join point):对应的是具体被拦截的对象,因为Spring只能支持方法,所以被拦截的对象往往就是指特定的方法,AOP将通过动态代理技术把它织入对应的流程中。

  • 切点(point cut):有时候,我们的切面不单单应用于单个方法,也可能是多个类的不同方法,这时,可以通过正则式和指示器的规则去定义,从而适配连接点。切点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功能的概念。

  • 通知(advice):就是按照约定的流程下的方法,分为前置通知、后置通知、环绕通知、事后返回通知和异常通知,它会根据约定织入流程中。

  • 目标对象(target):即被代理对象。

  • 引入(introduction):是指引入新的类和其方法,增强现有Bean的功能。

  • 织入(weaving):它是一个通过动态代理技术,为原有服务对象生成代理对象,然后将与切点定义匹配的连接点拦截,并按约定将各类通知织入约定流程的过程。

  • 切面(aspect):是一个可以定义切点、各类通知和引入的内容,SpringAOP将通过它的信息来增强Bean的功能或者将对应的方法织入流程。

Spring AOP

AOP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而Spring AOP支持如下两种实现方式。

  • JDK动态代理:这是Java提供的动态代理技术,可以在运行时创建接口的代理实例。Spring AOP默认采用这种方式,在接口的代理实例中织入代码。

  • CGLib动态代理:采用底层的字节码技术,在运行时创建子类代理的实例。当目标对象不存在接口时,Spring AOP就会采用这种方式,在子类实例中织入代码。

1、

2、Spring是如何管理Bean的?

Spring通过IoC容器来管理Bean,我们可以通过XML配置或者注解配置,来指导IoC容器对Bean的管理。因为注解配置比XML配置方便很多,所以现在大多时候会使用注解配置的方式。

以下是管理Bean时常用的一些注解:

  1. @ComponentScan用于声明扫描策略,通过它的声明,容器就知道要扫描哪些包下带有声明的类,也可以知道哪些特定的类是被排除在外的。

  2. @Component、@Repository、@Service、@Controller用于声明Bean,它们的作用一样,但是语义不同。@Component用于声明通用的Bean,@Repository用于声明DAO层的Bean,@Service用于声明业务层的Bean,@Controller用于声明视图层的控制器Bean,被这些注解声明的类就可以被容器扫描并创建。

  3. @Autowired、@Qualifier用于注入Bean,即告诉容器应该为当前属性注入哪个Bean。其中,@Autowired是按照Bean的类型进行匹配的,如果这个属性的类型具有多个Bean,就可以通过@Qualifier指定Bean的名称,以消除歧义。

  4. @Scope用于声明Bean的作用域,默认情况下Bean是单例的,即在整个容器中这个类型只有一个实例。可以通过@Scope注解指定prototype值将其声明为多例的,也可以将Bean声明为session级作用域、request级作用域等等,但最常用的还是默认的单例模式。

  5. @PostConstruct、@PreDestroy用于声明Bean的生命周期。其中,被@PostConstruct修饰的方法将在Bean实例化后被调用,@PreDestroy修饰的方法将在容器销毁前被调用。

3、Bean的作用域

默认情况下,Bean在Spring容器中是单例的,我们可以通过@Scope注解修改Bean的作用域。该注解有如下5个取值,它们代表了Bean的5种不同类型的作用域:

类型说明
singleton在Spring容器中仅存在一个实例,即Bean以单例的形式存在。
prototype每次调用getBean()时,都会执行new操作,返回一个新的实例
request

每次HTTP请求都会创建一个新的Bean

session同一个HTTP Session共享一个Bean,不同的HTTP Session使用使用不同的Bean
globalSession同一个全局的Session共享一个Bean

4、Bean的生命周期 

如图中所示,Spring对singleton作用域的Bean和prototype作用域的Bean所负责的生命周期是不一样的,对于singleton作用域的Bean,Spring 能够精确地知道该 Bean 何时被创建,何时初始化完成,以及何时被销毁。而对于prototype作用域的Bean,Spring只负责创建,创建之后的Bean实例就交给客户端代码管理。

Bean 生命周期的整个执行过程描述如下:

  • 1)根据配置情况调用 Bean 构造方法或工厂方法实例化 Bean。
  • 2)利用依赖注入完成 Bean 中所有属性值的配置注入。
  • 3)如果 Bean 实现了 BeanNameAware 接口,则 Spring 调用 Bean 的 setBeanName() 方法传入当前 Bean 的 id 值。
  • 4)如果 Bean 实现了 BeanFactoryAware 接口,则 Spring 调用 setBeanFactory() 方法传入当前工厂实例的引用。
  • 5)如果 Bean 实现了 ApplicationContextAware 接口,则 Spring 调用 setApplicationContext() 方法传入当前 ApplicationContext 实例的引用。
  • 6)如果 BeanPostProcessor 和 Bean 关联,则 Spring 将调用该接口的预初始化方法 postProcessBeforeInitialzation() 对 Bean 进行加工操作,此处非常重要,Spring 的 AOP 就是利用它实现的。
  • 7)如果 Bean 实现了 InitializingBean 接口,则 Spring 将调用 afterPropertiesSet() 方法。
  • 8)如果在配置文件中通过 init-method 属性指定了初始化方法,则调用该初始化方法。
  • 9)如果 BeanPostProcessor 和 Bean 关联,则 Spring 将调用该接口的初始化方法 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此时,Bean 已经可以被应用系统使用了。
  • 10)如果在 <bean> 中指定了该 Bean 的作用范围为 scope="singleton",则将该 Bean 放入 Spring IoC 的缓存池中,将触发 Spring 对该 Bean 的生命周期管理;如果在 <bean> 中指定了该 Bean 的作用范围为 scope="prototype",则将该 Bean 交给调用者,调用者管理该 Bean 的生命周期,Spring 不再管理该 Bean。
  • 11)如果 Bean 实现了 DisposableBean 接口,则 Spring 会调用 destory() 方法将 Spring 中的 Bean 销毁;如果在配置文件中通过 destory-method 属性指定了 Bean 的销毁方法,则 Spring 将调用该方法对 Bean 进行销毁。

Spring 为 Bean 提供了细致全面的生命周期过程,通过实现特定的接口或 <bean> 的属性设置,都可以对 Bean 的生命周期过程产生影响。虽然可以随意配置 <bean> 的属性,但是建议不要过多地使用 Bean 实现接口,因为这样会导致代码和 Spring 的聚合过于紧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智博的自留地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