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软件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很多博客尽管软件安装的版本随着软件的更新而更新,但是软件的配置一直参考前人的博客而停留在最初版的配置上,可能某一些配置已经随着版本的更新而完善,不再需要做无用功,所以本篇博客配置以本人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配置,尽量删除老旧版本中的无用配置文件,能力有限,不完善的地方还请指出来,多谢!
1. 新建管理员用户
新建虚拟机,安装Centos7系统,网上教程很多,不再赘述!
Centos 7 系统root用户下新建管理员用户:bdc
1.1 新建普通用户 bdc:adduser bdc
1.2 修改用户密码:passwd bdc
1.3 为bdc用户赋予 root 权限,编辑文件:vi /etc/sudoers
,找到下面一行,并在 root 下添加一行,如下所示:
## Allow root to run any commands anywhere
root ALL=(ALL) ALL
bdc ALL=(ALL) ALL
修改完毕后保存退出,则该 bdc 用户就为管理员用户了,可以使用 sudo 命令获取管理员权限。
补充:在编辑 /etc/sudoers 文件后,无法保存:
查看文件权限:ll /etc/sudoers
发现文件为只读文件(r 权限)
为文件添加写权限:chmod +w /etc/sudoers
再次编辑 /etc/sudoers 文件,然后保存退出。
1.4 切换到bdc用户:su bdc
1.5 进入bdc用户目录:cd ~
2.修改主机名
2.1 bdc用户下编辑文件:sudo vi /etc/sysconfig/network
,在文件中输入如下代码:
NETWORKING=yes
HOSTNAME=bdcTracker
保存并退出,然后在命令行界面输入:sudo hostname bdcTracker
,确认修改生效。
最后,修改静态主机名,编辑文件:sudo vi /etc/hostname
,在编辑器输入新主机名:bdcTracker
,保存并退出。
重启终端后,输入:hostname
,即可查看修改结果。
3.启动网络
默认情况下,网络是关闭的,无法访问互联网,需要手动开启。
查看IP地址信息,打开终端窗口:输入 ifconfig
命令,或输入 ip addr
命令,发现 ens33 没有 inet 这个属性,即网卡未启动。
启动网卡,编辑文件:sudo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找到代码 ONBOOT=no,并将这里的 no 改为 yes,保存退出。
重启网络服务:sudo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查看IP地址:命令行输入ifconfig
,ens33 网卡下的 inet 属性值即为IP地址,此时可以进行网络访问。
4. 安装桌面
当你安装CentOS7服务器版本的时候,系统默认是不会安装GUI的图形界面程序,这个需要手动安装CentOS7 Gnome GUI包。
yum 可以以程序组的模式来安装成套的软件包,支持的软件包可以通过:yum grouplist
查询到。
4.1 查询支持的软件包:sudo yum grouplist
4.2 安装Gnome包:sudo yum -y groupinstall "GNOME Desktop" "Graphical Administration Tools"
4.3 启动桌面:sudo startx
4.4 更新系统运行级别,以桌面形式启动:sudo systemctl set-default graphical.target
4.5 查看系统运行级别:systemctl get-default
,返回值与上面设置值一致,则设置成功
4.6 重启机器,完成一下配置:reboot
5. FastDFS简介
FastDFS 是一个开源的高性能分布式文件系统(DFS)。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文件存储,文件同步和文件访问,以及高容量和负载平衡。主要解决了海量数据存储问题,特别适合以中小文件(建议范围:4KB < file_size <500MB)为载体的在线服务。
FastDFS 系统有三个角色:跟踪服务器(Tracker Server)、存储服务器(Storage Server)和客户端(Client)。
Tracker Server:跟踪服务器,主要做任务调度工作,起到负载均衡的作用;负责管理所有的 Storage server和 group,每个 Storage 在启动后会连接 Tracker,告知自己所属 group 等信息,并保持周期性心跳。Tracker需要管理的元信息很少,会全部存储在内存中;另外Tracker上的元信息都是由Storage汇报的信息生成的,本身不需要持久化任何数据,这样使得Tracker非常容易扩展,直接增加Tracker机器即可扩展为Tracker cluster来服务,cluster里每个Tracker之间是完全对等的,所有的Tracker都接受Stroage的心跳信息,生成元数据信息来提供读写服务。
Storage Server:存储服务器,主要提供存储容量和存储备份服务;以 group 为单位,每个 group 内可以有多台 Storage server,数据互为备份。以group为单位组织存储能方便的进行应用隔离、负载均衡、副本数定制(group内Storage server数量即为该group的副本数),比如将不同应用数据存到不同的group就能隔离应用数据,同时还可根据应用的访问特性来将应用分配到不同的group来做负载均衡;缺点是group的容量受单机存储容量的限制,同时当group内有机器坏掉时,数据恢复只能依赖group内的其他机器,使得恢复时间会很长。
Client:客户端,上传下载数据的服务器,也就是我们自己的项目所部署在的服务器。
6. FastDFS的存储策略
为了支持大容量,存储节点(服务器)采用了分卷(或分组)的组织方式。存储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卷组成,卷与卷之间的文件是相互独立的,所有卷的文件容量累加就是整个存储系统中的文件容量。一个卷可以由一台或多台存储服务器组成,一个卷下的存储服务器中的文件都是相同的,卷中的多台存储服务器起到了冗余备份和负载均衡的作用。
在卷中增加服务器时,同步已有的文件由系统自动完成,同步完成后,系统自动将新增服务器切换到线上提供服务。当存储空间不足或即将耗尽时,可以动态添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