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符与分支结构
#运算符
#赋值: ' = ' 表示,左边只能是变量
#算术运算符 + - * /
# / 得到的是浮点数 //得到的是整数
# %求余数
# ** 求幂
#复合运算符 += -= *= /= //= **=
# a += b =======>> a = a + b
#关系运算符
# > >= < <= == !=
# 表达式: 由操作数和运算符构成的式子
#关系表达式: 有操作数和关系运算符构成的式子
#关系表达式是有值的:符合数学逻辑为True,不符合数学逻辑为false
# and 两边的表达式同时为真,结果才为真。
a = 10
print(a >= 10 and a <= 10) # True
print(10<= a <= 100) # True
b = 20
print(b%3 == 0 and b%5 == 0) # False
#或(or),两边的表达式只要有一个结果为真, 结果就为真
#year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年份:'))
#print((year %4 == 0 and year %100 != 0)or( year%400 == 0))
#not 用于取反表达式,真变假,假变真
#经常伴随着隐式转变, 使用not是为了简化书写
#成员运算符
#in not in: 判断一个值是否在另一个变量当中。
#通常在字符串、列表、元组、 集合、字典、等成员的判断
list1 = [1,2,3,4,5,6]
print(7 in list1) # False
print(7 not in list1) # True
dict1 = {'name:':'xiaoming','year:':'18','adress:':'beijing'}
print('name:' in dict1) # True
#位运算由于使用很少,就不在这里详细介绍
#流程控制
#程序可以分为: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代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执行,没有语法要求
#分支结构:适用于生活中的条件执行问题
#执行流程,当程序执行到if语句的时候,首先要判断表达式的真假。
#如果表达式的值为真,则执行缩进的语句块;若表达式的值为假,则跳过语句块执行后面内容
# 格式
# if 表达式:
# 语句块1
# else:
# 语句块2
# if 表达式1:
# 语句块1
# elif表达式2:
# 语句块2
# elif表达式n:
# 语句块n
# else:
# 语句块
#elif的个数没有限制,else可以省略,所有的语句块只能执行一个
#字符串的格式化
name = '小王'
like = '小洋'
age= 18
#格式化
# %s 字符串 %d 整数 %f 浮点数 %c 字符
print('我叫%s, 喜欢%s, 她今年%d 岁' % (name, like, age))
#执行结果:我叫小王, 喜欢小洋, 她今年18 岁
print('我叫{1},喜欢{0}, 他今年{2}岁'.format(name,like, age))
#执行结果:我叫小洋,喜欢小王, 他今年18岁
print('我叫{a},喜欢{b}, 她今年{c}岁'.format(a = name,b = like, c = age))
#执行结果:我叫小王,喜欢小洋, 她今年18岁
#ASCII码
#根据字符获取ASCII码
print(ord('A')) # 65
#根据 ASCII获取字符
print(chr(65)) #A
Python运算符、分支结构、字符串格式化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1-07-24 23:24:46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