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特殊教育体制下仅存的素质教育因素,因此,职业教育怎么搞,怎么弄就成为了一大问题。
职业教育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私立部分,以形形色色的培训班为主,一个是公立部分,以政府办的学校为主(高中谁学计算机?呵呵呵),我们分开来讲。
先讲私立部分。
我认为私立的培训班,紧紧贴近人才需求市场,培养的大量毕业生,相对中专生甚至大学生都有较强的竞争力,然而缺点是没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直接导致了对大学生竞争能力的不足,因为大学生的起点本来就相对高,虽然应用能力差但是多数好学,能学,勤奋。也导致培训班学生普遍后劲不足,最终输给大学生。私立的培训班如果能大力培养学生们找书看,找资料学习的能力,与理论实践专业课程相结合,必将培养出一大批不输给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的后劲强力的人才。当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收费太贵了,一个JAVA班居然要1万多,甚至3万,简直是不能承受之重,那么你的整体教学质量和其他的配件怎么样?住宿居然还要另收钱?呵呵。
再说公立部分。
首先,我认为,职业教育不能片面追求就业率,否则,培养出来的就不是“人才”而是一块块砖头,哪里需要哪里搬,最终只能一辈子在底层打拼。就以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居然开了PS,3DMAX,天正建筑,CAD和三大办公软件和会计软件这几门课,有学校甚至还要学习素描和水粉,一个计算机专业开的课程居然横跨了4大学科,真是本末倒置,还不如去开DOTA,LOL课呢。虽然这些学校只是想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纯应用型人才只能胜任最最底层的工作,这些学生将来步入了社会,找工作很容易,应用面很广,但是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竞争能力却被大大的削弱了,因为他们不懂HTTP协议,不懂编译原理,不懂计算机发展史,只会动鼠标!!!
既然你要做中专,那就得为学生负责,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像**一样追求几个指标,而是要真正培养“职业人”,培养有强力竞争能力的人才,否则职业中专的市场只能被社会形形色色的培训班蚕食殆尽。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更偏就业一点才对。建议:一年级上半学期教给学生计算机史,,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硬件结构与计算机系统。下半学期应当全力教给学生C#的DOS应用,WIN应用,网页和SQL数据库开发能力,而VB根本就没有提及的价值,但建议作为自学内容略带提一下。二年级上半学期可以教网络知识和DOS配置,下半学期教JAVA和JS,三年级上半学期实习,下半学期教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和数据结构与算法。在文化课的设置上,以英语为主力,着重提高阅读技术文档和与他人对话能力,数学次之,以离散数学和逻辑为全部内容(推荐课本《程序员的数学》,虽然是日本人写的),语文则用职业素养培训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