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认证刷题【201903】
201903-1【小中大】
思路
-
由题可知数据一定是有序的,递增排序下第一个数是最小值,最后一个数是最大值;递减排序下第一个数是最大值,最后一个数是最小值。
-
那么可以通过一个数组
int[] a = new int[N]
保存输入的数据,这样能够快速取得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方便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
中位数可以通过
N/2
得到位置,如果N是奇数,那么中位数为a[N/2]
;如果N是偶数,中位数为(a[N/2]+a[N/2-1])/2.0
,可以通过m%1==0
判断是否为整数。
实现代码
import java.text.DecimalForma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c.nextInt();// 确定要输入N个数据
int[] a = new int[N];// 保存N个数据
// 输入N个数据
for (int i = 0; i < N; i++) {
a[i] = sc.nextInt();
}
sc.close();
int b, s;
b = s = 0;
double m = 0;
if (a[0] > a[N - 1]) {// 当数据是递减排序时
b = a[0];
s = a[N - 1];
} else {// 当数据是递增排序时
s = a[0];
b = a[N - 1];
}
if (N % 2 == 1) {// 当N为奇数时
m = a[N / 2];
} else {// 当N为偶数时
//需要除以2.0将int转成double
m = (a[N / 2 - 1] + a[N / 2]) / 2.0;
}
System.out.println(m);
// 判断中位数是否为整数
if (m % 1 == 0) {// 中位数m为整数
System.out.println(b + " " + (int) m + " " + s);
} else {// 中位数m为小数,四舍五入保留1位小数
DecimalFormat df = new DecimalFormat("#.0");
System.out.println(b + " " + df.format(m) + " " + s);
}
}
}
201903-2【二十四点】
思路一
读题发现肯定是得操作字符串,使用StringBuffer
。使用堆栈
,利用其先进后出的特点可以较为简单实现算术运算。计算的时候需要注意乘除的优先级比加减要高,那就先将所有x
和/
运算算完,再进行+
和-
运算。
- 进行两次
for
循环。- 第一次
for
循环将数压栈,扫描到x
和/
时,将栈顶数据拿出来和后一位数据进行运算,将运算结果重新压栈;扫描到+
时,直接将后一位数据压栈;扫描到-
时,将后一位数据取反后再压栈。 - 第二次
for
循环将数据逐个出栈进行求和,得到最终结果。
- 第一次
- 最终结果与24进行比较。
由于在定义堆栈时定义成字符串堆栈,需要在int和String之间不断转换,所以代码看起来比较繁琐。可以将堆栈定义为Stack<Integer> s = new Stack<Integer>()
,将扫描出来的字符减去'0'
可以得到相应的数据进行运算。
实现代码
import java.util.Scanner;
import java.util.Stack;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c.nextInt();
sc.nextLine();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N];
for (int i = 0; i < N; i++) {
sb[i] = new StringBuffer(sc.nextLine());// 保存算式
}
for (int i = 0; i < N; i++) {
Stack<String> s = new Stack<String>();
s.push(String.valueOf(sb[i].charAt(0)));
int j = 1;
while (j < 7) {
if (String.valueOf(sb[i].charAt(j)).equals("x")) {
int temp = Integer.parseInt(s.pop());
int result = temp * Integer.parseInt(String.valueOf(sb[i].charAt(++j)));
s.push(String.valueOf(result));
} else if (String.valueOf(sb[i].charAt(j)).equals("/")) {
int temp = Integer.parseInt(s.pop());
int result = temp / Integer.parseInt(String.valueOf(sb[i].charAt(++j)));
s.push(String.valueOf(result));
} else if (String.valueOf(sb[i].charAt(j)).equals("+")) {
s.push(String.valueOf(sb[i].charAt(++j)));
} else if (String.valueOf(sb[i].charAt(j)).equals("-")) {
s.push(String.valueOf(Integer.parseInt(String.valueOf(sb[i].charAt(++j)))*(-1)));
} else {
s.push(String.valueOf(sb[i].charAt(j)));
}
j++;
}
int result=0;
while(!s.isEmpty()) {
result+=Integer.parseInt(s.pop());
}
if(result==24) {
System.out.println("Yes");
}else {
System.out.println("No");
}
}
sc.close();
}
}
思路二
将算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
,如:9+3+4x3转换成43x3+9+,然后再利用堆栈进行计算。
-
将算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定义两个堆栈a,b,a用来保存数字,b用来保存运算符。再定义一个
StringBuffer stringbuffer
保存后缀表达式。- 遍历算式,遍历到数字直接压栈a,便利到运算符
+
或-
直接压栈b。 - 当遍历到运算符
x
或/
时,将a堆栈栈顶元素出栈,添加到stringbuffer
(利用append()方法),运算符后面的一个数字也添加到stringbuffer
,最后将运算符x
或/
添加到stringbuffer
。【注:这三个元素的添加顺序不能调乱】 - 算式遍历完成后,判断此时的b堆栈是否为空,若不为空,按照运算符在先,数字在后的顺序,轮流将两个堆栈里的元素出栈添加到
stringbuffer
中。也就是运算符添加一个,数字添加一个,然后运算符再添加一个,如此反复至两个栈都为空。到此,算式已转换成后缀表达式保存在stringbuffer
中。
- 遍历算式,遍历到数字直接压栈a,便利到运算符
-
计算后缀表达式,定义一个堆栈c用来计算
-
遍历后缀表达式,数字直接压栈c,当遍历到运算符时,取出堆栈c里面最上面的两个数字,结合当前遍历到的运算符进行运算,然后将运算结果再重新压入栈c。
如:后缀表达式
a/b
1)a入栈
2)b入栈
3)遍历到运算符
/
4)b出栈
5)a出栈
6)计算
a/b
得结果c7)c入栈
【注:计算格式为a运算符b,也就是先入栈的元素,在拿出来运算时需要放在运算符的前面】
-
一直到遍历后缀表达式完成,此时堆栈c的栈顶元素就是该算式的运算结果。
-
实现代码
代码暂时先不实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实现。
或者可以底下留言提醒博主回来实现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