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中事务管理是一个重点。在没有使用Spring的事务管理的时候,都需要在DAO具体操作的时候进行try-catch操作,在抛
出异常的时候将session进行rollback回滚操作,采用Spring来管理事务,可以保证事务的原子性。
管理事务,即需要指定事务的开始和结尾,确定事务的边界。一般来说,直观的想法是将事务的管理加在DAO的方法上,但是
如果在一个业务逻辑层的方法中有对两个DAO方法的调用,如果事务分别加在每个DAO的方法上,则如果第一个操作顺利完成,而
第二个操作抛出异常,第二个事务回滚,则会导致第一个操作的数据失效。所以正确的操作方法应该是将对事务的管理加在业务逻
辑层。
Spring框架支持的声明式事务管理,建立在AOP之上,其本质是对方法前后进行拦截,然后在目标方法开始之前创建或者加入
一个事务,在执行完目标方法之后根据执行情况提交或者回滚事务。声明式事务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通过编程的方式管理事务,
这样就不需要在业务逻辑代码中掺杂事务管理的代码,只需要在配置文件中做相关的事务规则声明或者注解,便可以将事务规则应
用到业务逻辑中。
一、采用Annotation的方式配置
在Xml配置文件中加入新的XML命名空间tx(专门用于事务管理)、事务管理类对象并声明用annotation的方式: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p"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mlns:ao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xmlns:tx="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spring-aop.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spring-tx.xsd">
<context:annotation-config />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n.wqy" />
<!-- ************************************************************************************************ -->
<tx:annotation-driven transaction-manager="txManager"/>
<bean id="txManag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orm.hibernate4.HibernateTransactionManager">
<property name="sessionFactory" ref="sessionFactory"/>
</bean>
<!-- ************************************************************************************************ -->
<context:property-placeholder location="classpath:jdbc.properties" />
<bean id="myDataSource" class="org.apache.commons.dbcp.BasicDataSource"
destroy-method="close">
<property name="driverClassName" value="${jdbc.driverClassName}" />
<property name="url" value="${jdbc.url}" />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jdbc.username}" />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jdbc.password}" />
</bean>
<bean id="sessionFactory"
class="org.springframework.orm.hibernate4.LocalSessionFactoryBean">
<property name="DataSource" ref="myDataSource" />
<property name="annotatedClasses">
<list>
<value>cn.wqy.model.User</value>
</list>
</property>
<property name="hibernateProperties">
<props>
<prop key="hibernate.dialect">org.hibernate.dialect.MySQLDialect</prop>
<prop key="hibernate.show_sql">true</prop>
<prop key="hibernate.format_sql">true</prop>
</props>
</property>
</bean>
<bean id="TestInterceptor" class="cn.wqy.aop.Interceptor" />
<aop:config>
<aop:pointcut
expression="execution(public void cn.wqy.biz.UserServiceImpl.addUser(cn.wqy.model.User))"
id="Test" />
<aop:aspect ref="TestInterceptor">
<aop:before method="before" pointcut-ref="Test" />
</aop:aspect>
</aop:config>
</beans>
上面是一个包含很多设置的XML配置文件,加入了新的tx命名空间和对应的schemalocation,且其中两行**********包含的部分就是关
于transactionManager的设定,其中要传入生成的SessionFactory这个bean对象。
之后在业务逻辑层的需要加事务的方法名前加上@Transactional这个注解即可。随后,可以将这个业务层的方法中包含的DAO层的
方法关于transaction的设置全部取消,通过sessionFactory的getCurrentSession方法即可获得session,随后即可执行session下的方
法。
UserServiceImpl.java:
@Override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addUser(User user)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userDAO.add(user);
}
UserDAOImpl.java: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User user)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ession session = sessionFactory.getCurrentSession();
session.save(user);
}
DONE~!该注解含有很多的属性,但大部分在基础开发中用的很少,所以把常用的属性介绍学习一下:
1、isolation:事务隔离级别。
隔离级别是指若干个并发的事务之间的隔离程度。TransactionDefinition 接口中定义了五个表示隔离级别的常量:
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DEFAULT:这是默认值,表示使用底层数据库的默认隔离级别。对大部分数据库而言,通常这
值就是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READ_COMMITTED。
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READ_UNCOMMITTED:该隔离级别表示一个事务可以读取另一个事务修改但还没有提交的数
据。该级别不能防止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因此很少使用该隔离级别。比如PostgreSQL实际上并没有此级别。
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READ_COMMITTED:该隔离级别表示一个事务只能读取另一个事务已经提交的数据。该级别
可以防止脏读,这也是大多数情况下的推荐值。
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REPEATABLE_READ:该隔离级别表示一个事务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多次重复执行某个查询,并
且每次返回的记录都相同。该级别可以防止脏读和不可重复读。
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SERIALIZABLE:所有的事务依次逐个执行,这样事务之间就完全不可能产生干扰,也就是说,
该级别可以防止脏读、不可重复读以及幻读。但是这将严重影响程序的性能。通常情况下也不会用到该级别。
2、propagation:事务传播行为。
所谓事务传播行为就是多个事务方法相互调用时,事务如何在这些方法间传播,即如果在开始当前事务之前,一个事务上下文已经存在,此时有若干
选项可以指定一个事务性方法的执行。Spring 支持 7 种事务传播行为:
行为。在TransactionDefinition定义中包括了如下几个表示传播行为的常量:
TransactionDefinition.PROPAGATION_REQUIRED: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创建一个新的事务。这是默认值。
TransactionDefinition.PROPAGATION_REQUIRES_NEW:创建一个新的事务,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把当前事务挂起。
TransactionDefinition.PROPAGATION_SUPPORTS: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以非事务的方式
继续运行。
TransactionDefinition.PROPAGATION_NOT_SUPPORTED:以非事务方式运行,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把当前事务挂起。
TransactionDefinition.PROPAGATION_NEVER:以非事务方式运行,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抛出异常。
TransactionDefinition.PROPAGATION_MANDATORY: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抛出异常。
TransactionDefinition.PROPAGATION_NESTED: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创建一个事务作为当前事务的嵌套事务来运行;如果当前
没有事务,则该取值等价于TransactionDefinition.PROPAGATION_REQUIRED。
3、readOnly:只读。如果设置为true,则表示没有update或者insert等写操作。在方法中只有非写入操作时,可以设置该参数为
true,此时会采用readOnly的connection,提高事务的执行效率。
4、timeOut:事务超时。所谓事务超时,就是指一个事务所允许执行的最长时间,如果超过该时间限制但事务还没有完成,则自动
回滚事务。在 TransactionDefinition 中以 int 的值来表示超时时间,其单位是秒。
5、rollbackFor/rollbackForClassname/noRollbackFor/noRollbackForClassname:事务回滚规则。指示spring事务管理器回滚一个
事务的推荐方法是在当前事务的上下文内抛出异常。spring事务管理器会捕捉任何未处理的异常,然后依据规则决定是否回滚抛出异
常的事务。 默认配置下,spring只有在抛出的异常为运行时unchecked异常时才回滚该事务,也就是抛出的异常为
RuntimeException的子类(Errors也会导致事务回滚),而抛出checked异常则不会导致事务回滚。可以明确的配置在抛出那些异常时
回滚事务,包括checked异常。也可以明确定义那些异常抛出时不回滚事务。
二、采用XML的方法配置
<bean id="txManag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orm.hibernate4.HibernateTransactionManager">
<property name="sessionFactory" ref="sessionFactory" />
</bean>
<tx:advice id="txAdvice" transaction-manager="txManager">
<tx:attributes>
<tx:method name="add*" propagation="REQUIRED" read-only="false" />
<tx:method name="get*" propagation="REQUIRED" read-only="true" />
</tx:attributes>
</tx:advice>
<aop:config>
<aop:pointcut expression="execution(public * cn.wqy.biz..*.*(..))"
id="txPointcut" />
<aop:advisor advice-ref="txAdvice" pointcut-ref="txPointcut" />
</aop:config>
首先和annotation的方式一样,指定transactionManager,之后定义一个建议advice,其中设置了对那些方法采取哪些设置,其中可
以设置propagation等上述属性。随后定义一个切入点,指定哪些方法需要被拦截,再在advisor中分别参考切入点和建议,实现绑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