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NFR与NFP

本文探讨了软件非功能性特性的设计决策,重点介绍了可用性和可修改性。可用性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通过用户测试来优化用户体验。可修改性则关注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采用高内聚低耦合等策略提升软件的可维护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NFP:non-Functional Property非功能性特性,性能特性

包括:效率,可用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清晰性,安全性,兼容性,经济性,商业质量。

常用的设计决策举例:
1.可用性:“可用性”表示一种方法,它将用户而不是系统摆在过程的中心。这一方法称作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它从设计过程的一开始就将用户关心的问题和意见考虑在内,并提出在任何设计决策中用户的需要都应摆在首位。
这一特性最行之有效的设计决策就是可用性测试。在测试中,用户使用产品的界面进行工作,通过界面进行交互,就他们的观点和关心的问题与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进行交流。另一种方法是雇佣专业的测试人员,来对程序做专业的可用性测试。
在我之前的软件开发经历中, 就有过可用性的考虑,在开发校园预约系统时,我会在开发界面的过程中尽可能得做到界面友好,让用户能够得到最明显的信息,做最直接的操作,我会给用户没有任何指导地测试使用,看是否有用户做出的不符合系统能力的操作时,会否发生一些系统故障,并不断做出修改,优化可用性。
2.可修改性:软件不经修改或稍加修改就可以运行于不同软硬件环境的能力。
目的:减少由某个修改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模块的数量;
常用的决策:
1,高内聚,低耦合。固定部分与可变部分分离,抽象成通用模块,变“编译”为“解释”。
2.信息隐藏,保持接口抽象化和稳定化,适配器,低扇出。
3.推迟绑定时间:运行时注册,配置文件,多态,运行时动态替换。
在实际软件开发中,更多的是注意拆分不同的 部分,注意复用,就可以尽可能减少变化影响的部分。

不同目标的折中思想

多个目标同时达到最优是不现实的,目标之间相互冲突。
比如,在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项目开发过程中,既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还需要保证效率,这就是一对冲突的目标,很难在两方面达到最优,这时就需要使用这种的做法,尽可能多得在优先时间内开发出简单的产品,先保证功能性需求,不要太过刻意追求质量,以适应效率的要求,通过折中来顾全大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