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成功实现了url返回html页面,但是返回的都是静态页面。实际生产中往往都是根据后端返回的内容进行动态显示,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通过模板语言jinja来实现动态页面。
我是T型人小付,一位坚持终身学习的互联网从业者。喜欢我的博客欢迎在csdn上关注我,如果有问题欢迎在底下的评论区交流,谢谢
什么是jinja?
jinja是python中被广泛使用的模板引擎,通过在html页面中加入jinja代码,真正在返回给用户的时候将这些jinja代码替换为后端传递过来的内容,而实现动态内容的呈现。
jinja的语法比较多,我们这一节主要是看一下变量替换和for循环,更多的jinja语法可以查看我的另一篇博客《Saltstack入门到精通教程(五):Jinja详解》。saltstack也是基于python的,所以用的也是jinja模板,异曲同工。
变量替换
还是用上一节的新应用Two来举例子。
在Two/urls.py中加入路由规则如下,也就是访问ip:port/two/testjinja.html/的url都会交给Two/views.py中的test_jinja函数去处理
path('testjinja.html/', views.test_jinja)
然后去构建一个这个函数,顺便再安利一下pycharm的万能键Alt + Enter,自动帮我们完成函数的定义语法
def test_jinja(request):
context = {
'name': 'xiaofu',
'age': 2,
'hobby': ['basketball','swimming','photography']
}
return render(request,'testjinja.html',context=context)
重点来了!!
跟之前的ren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Jinja模板引擎在Python中实现动态页面的实时渲染,通过变量替换和for循环展示后端数据。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366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