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时代的三维安全体系
一、为什么功能安全不再够用?
功能安全的基本假设是:
“系统按设计运行是安全的,危险来自故障。”
但当系统变得“智能”——依赖摄像头、雷达、AI模型、V2X通信后, 新的风险出现了:
| 类型 | 示例 | 功能安全能覆盖吗? |
|---|---|---|
| 感知误判 | AI识别把塑料袋当行人 | ❌(无硬件故障) |
| 决策边界异常 | AEB触发延迟或误触发 | ❌ |
| 黑客攻击 | 攻击CAN通信信号 | ❌ |
| 算法不确定性 | 模型在雨雾下偏差大 | ❌ |
功能安全假设系统完美; SOTIF承认系统“可能误判”; Cybersecurity假设系统“会被攻击”。
这三者共同构成智能汽车的安全闭环。
二、三大标准的核心差异与关系
| 维度 | 功能安全( |
|---|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05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