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RTOS连载11:事件组 - 位操作实现的高效多任务同步机制

引言

事件组是FreeRTOS中一种独特的同步机制,它使用位操作来实现多个事件的并发管理。与信号量和队列不同,事件组允许任务等待多个条件的组合,提供了"与"、"或"逻辑的灵活同步方式。本文将深入分析事件组的实现原理和应用技巧。

1. 事件组的核心概念

1.1 事件组的本质

事件组本质上是一个位图,每个位代表一个事件的状态:

/* 事件组的基本定义 */
typedef struct EventGroupDef_t
{
    EventBits_t uxEventBits;           /* 事件位图 */
    List_t xTasksWaitingForBits;       /* 等待事件的任务列表 */
    
    #if( configUSE_TRACE_FACILITY == 1 )
        UBaseType_t uxEventGroupNumber;
    #endif
    
    #if( ( configSUPPORT_STATIC_ALLOCATION == 1 ) && ( configSUPPORT_DYNAMIC_ALLOCATION == 1 ) )
        uint8_t ucStaticallyAllocated;
    #endif
} EventGroup_t;
​
/* 事件位的类型定义 */
#if configUSE_16_BIT_TICKS == 1
    typedef uint16_t EventBits_t;
#else
    typedef uint32_t EventBits_t;
#endif
​
/* 可用的事件位数量 */
#define eventEVENT_BITS_CONTROL_BYTES   2
#define eventCLEAR_EVENTS_ON_EXIT_BIT   24UL
#define eventUNBLOCKED_DUE_TO_BIT_SET   25UL
#define eventWAIT_FOR_ALL_BITS          26UL
​
/* 实际可用的事件位 */
#if configUSE_16_BIT_TICKS == 1
    #define eventEVENT_BITS_AVAILABLE   ( 16 - eventEVENT_BITS_CONTROL_BYTES )
#else
    #define eventEVENT_BITS_AVAILABLE   ( 32 - eventEVENT_BITS_CONTROL_BYTES )
#endif

设计特点

  • 位图表示:每个位代表一个独立事件

  • 高效存储:32位系统可管理24个事件

  • 灵活组合:支持任意事件组合的等待条件

1.2 事件组与其他同步机制的对比

特性 事件组 信号量 队列
数据存储 位状态 计数值 任意数据
等待条件 多位组合 单一条件 单一消息
唤醒方式 广播 单一任务 单一任务
内存占用 固定小 固定小 可变大

2. 事件组的创建与删除

2.1 动态创建事件组

/* 动态创建事件组 */
#if( configSUPPORT_DYNAMIC_ALLOCATION == 1 )
    EventGroupHandle_t xEventGroupCreate( void )
    {
        EventGroup_t *pxEventBits;
​
        /* 分配事件组内存 */
        pxEventBits = ( EventGroup_t * ) pvPortMalloc( sizeof( EventGroup_t ) );
​
        if( pxEventBits != NULL )
        {
            /* 初始化事件位为0 */
            pxEventBits->uxEventBits = 0;
            
            /* 初始化等待列表 */
            vListInitialise( &( pxEventBits->xTasksWaitingForBits ) );
​
            #if( configSUPPORT_STATIC_ALLOCATION == 1 )
            {
                /* 标记为动态分配 */
                pxEventBits->ucStaticallyAllocated = pdFALSE;
            }
            #endif
​
            traceEVENT_GROUP_CREATE( pxEventBits );
        }
        else
        {
            traceEVENT_GROUP_CREATE_FAILED();
        }
​
        return pxEventBits;
    }
#endif

2.2 静态创建事件组

/* 静态创建事件组 */
#if( configSUPPORT_STATIC_ALLOCATION == 1 )
    EventGroupHandle_t xEventGroupCreateStatic( StaticEventGroup_t *pxEventGroupBuffer )
    {
        EventGroup_t *pxEventBits;
​
        configASSERT( pxEventGroupBuffer );
​
        /* 使用提供的缓冲区 */
        pxEventBits = ( EventGroup_t * ) pxEventGroupBuffer;
​
        if( pxEventBits != NULL )
        {
            /* 初始化事件位 */
            pxEventBits->uxEventBits = 0;
            
            /* 初始化等待列表 */
            vListInitialise( &( pxEventBits->xTasksWaitingForBits ) );
​
            /* 标记为静态分配 */
            pxEventBits->ucStaticallyAllocated = pdTRUE;
​
            traceEVENT_GROUP_CREATE( pxEventBits );
        }
        else
        {
            traceEVENT_GROUP_CREATE_FAILED();
        }
​
        return pxEventBits;
    }
#endif

3. 事件位的设置与清除

3.1 设置事件位

/* 设置事件位 */
EventBits_t xEventGroupSetBits( EventGroupHandle_t xEventGroup, const EventBits_t uxBitsToSet )
{
    ListItem_t *pxListItem, *pxNext;
    ListItem_t const *pxListEnd;
    List_t const *pxList;
    EventBits_t uxBitsToClear = 0, uxBitsWaitedFor, uxControlBits;
    EventGroup_t *pxEventBits = xEventGroup;
    BaseType_t xMatchFound = pdFALSE;
​
    configASSERT( xEventGroup );
    configASSERT( ( uxBitsToSet & eventEVENT_BITS_CONTROL_BYTES ) == 0 );
​
    pxList = &( pxEventBits->xTasksWaitingForBits );
    pxListEnd = listGET_END_MARKER( pxList );
    
    vTaskSuspendAll();
    {
        traceEVENT_GROUP_SET_BITS( xEventGroup, uxBitsToSet );
​
        pxListItem = listGET_HEAD_ENTRY( pxList );
​
        /* 设置事件位 */
        pxEventBits->uxEventBits |= uxBitsToSet;
​
        /* 检查是否有任务的等待条件满足 */
        while( pxListItem != pxListEnd )
        {
            pxNext = listGET_NEXT( pxListItem );
            uxBitsWaitedFor = listGET_LIST_ITEM_VALUE( pxListItem );
            xMatchFound = pdFALSE;
​
            /* 获取控制位 */
            uxControlBits = uxBitsWaitedFor & eventEVENT_BITS_CONTROL_BYTES;
            uxBitsWaitedFor &= ~eventEVENT_BITS_CONTROL_BYTES;
​
            if( ( uxControlBits & eventWAIT_FOR_ALL_BITS ) == ( EventBits_t ) 0 )
            {
                /* 等待任意位(OR逻辑) */
                if( ( uxBitsWaitedFor & pxEventBits->uxEventBits ) != ( EventBits_t ) 0 )
                {
                    xMatchFound = pdTRUE;
                }
            }
            else if( ( uxBitsWaitedFor & pxEventBits->uxEventBits ) == uxBitsWaitedFor )
            {
                /* 等待所有位(AND逻辑) */
                xMatchFound = pdTRUE;
   &nb
基于51单片机,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调速、测速以及正反转控制。项目包含完整的仿真文件、源程序、原理图和PCB设计文件,适合学习和实践51单片机在电机控制方面的应用。 功能特点 调速控制:通过按键调整PWM占空比,实现电机的速度调节。 测速功能:采用霍尔传感器非接触式测速,实时显示电机转速。 正反转控制:通过按键切换电机的正转和反转状态。 LCD显示: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当前的转速和PWM占空比。 硬件组成 主控制器:STC89C51/52单片机(与AT89S51/52、AT89C51/52通用)。 测速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用于非接触式测速。 显示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转速和占空比。 电机驱动:采用双H桥电路,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 软件设计 编程语言:C语言。 开发环境:Keil uVision。 仿真工具:Proteus。 使用说明 液晶屏显示: 第一行显示电机转速(单位:转/分)。 第二行显示PWM占空比(0~100%)。 按键功能: 1键:加速键,短按占空比加1,长按连续加。 2键:减速键,短按占空比减1,长按连续减。 3键:反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反转。 4键:正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正转。 5键:开始暂停键,按一下开始,再按一下暂停。 注意事项 磁铁和霍尔元件的距离应保持在2mm左右,过近可能会在电机转动时碰到霍尔元件,过远则可能导致霍尔元件无法检测到磁铁。 资源文件 仿真文件:Proteus仿真文件,用于模拟电机控制系统的运行。 源程序:Keil uVision项目文件,包含完整的C语言源代码。 原理图:电路设计原理图,详细展示了各模块的连接方式。 PCB设计:PCB布局文件,可用于实际电路板的制作。
【四旋翼无人机】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建模与控制研究(Matlab代码、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展开研究,重点进行了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的设计与仿真验证。通过引入螺旋桨倾斜机构,该无人机能够实现全向力矢量控制,从而具备更强的姿态调节能力和六自由度全驱动特性,克服传统四旋翼欠驱动限制。研究内容涵盖动力学建模、控制系统设计(如PID、MPC等)、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验证,并可能涉及轨迹跟踪、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分析,旨在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机动性与控制精度。;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Simulink仿真能力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系统开发的工程师,尤其适合研究先进无人机控制算法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深入理解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②掌握基于Matlab/Simulink的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流程;③复现硕士论文级别的研究成果,为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与Simulink模型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建模推导过程与控制器参数调优,同时可扩展研究不同控制算法的性能对比,以深化对全驱动系统控制机制的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VehSwHwDeveloper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