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鸡小玲的解题报告。
这学期上数据结构,学到栈,冯向阳老师教,放了一题“迷宫问题”到OJ上,让做。我照着PPT给的伪代码写,然后改了几个小时,终于在电脑快没电要自动关机的时候改完了,今天是第二天,乘着还没忘,赶紧把解题报告写出来。
题目
7 顺序栈ADT模板简单应用算法设计:迷宫问题
作者: 冯向阳 时间限制: 1S章节: DS:栈
问题描述 :
目的:使用C++模板设计顺序栈的抽象数据类型(ADT)。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顺序栈ADT的基本操作,设计并实现简单应用的算法设计。
内容:(1)请参照顺序表的ADT模板,设计顺序栈的抽象数据类型。(由于该环境目前仅支持单文件的编译,故将所有内容都集中在一个源文件内。在实际的设计中,推荐将抽象类及对应的派生类分别放在单独的头文件中。参考教材、课件,以及网盘中的顺序表ADT原型文件,自行设计顺序栈的ADT。)
(2)ADT的简单应用:使用该ADT设计并实现若干应用顺序栈的算法设计。
应用:在迷宫中找出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是一个经典的程序设计问题。最简单的迷宫可以表示为一个由方块组成的矩阵,其中每个方块或为墙,或为通道。要求应用顺序栈,设计一个算法,在给定的迷宫矩阵maze中,找出从入口到出口的一条简单路径,即同一个通道在路径上不能出现两次以上。迷宫在计算机内可以用一个二维数组表示,每个数组元素表示一个方块。如果是通道,值为0,反之为1。
提示:
(1)可以用如图所示的方块表示迷宫。其中,图中的空白方块为通道;图中的斜线方块为墙;所求路径必须是简单路径,即在求得的路径上不能重复出现同一通道块。
(2)算法的基本思想为:
1)探索到出口的路径,具有递归性质:
若当前位置是出口,则问题已解决;
若当前位置不可通,则探索失败;
向可行的方向走一步,从那里出发探索到出口的路径。
2)本问题的特点:
在每个位置上可能有多个可行选择,有分支,需要逐一试探;
只需要找到一条路经(而不是所有可能路径)。
3)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
为问题找一种数据表示;
一种确定可行方向的方式;
防止出现兜圈子的情况(设法纪录已试探过的位置)。
(3)问题表示:
1)用整数矩阵(二维数组)表示迷宫。
2)初始时,通路上的点用0表示,非通路点用1。
3)入口和出口都是数组下标对。
4)为避免陷入无限循环,在探索中把试探过的点标记为2。
(4)方向处理:捕获.jpg
1)找一种方便形式,表示从一个位置出发的可能探索位置。
迷宫中任一位置(i,j)有4个可能方向。
2)用数组direction表示可能方向(4个)。数组元素是计算4个方向下一点的偏移值,便于计算各方向的下一位置。
int direction[4][2]={-1,0,0,1,1,0,0,-1};
(4)算法的基本思想:
1)从入口出发,采用试探方法,搜索到目标点(出口)的路径,遇到出口则成功结束。
2)遇到分支点时选一个方向向前探索,这时需纪录当时的分支点和在这里已试探过的分支(和尚未试探过的分支)。
3)若遇到死路(所有方向都不能走或已试探过),就退回前一分支点,换一方向再探索。直到找到目标,或者所有可能通路都探索到为止。这类方法称为回溯法。
4)每次回退(回溯)时总是去考虑最近纪录的那个分支点,如果最近分支点已经没有其它选择,就把它删除;
5)纪录和删除具有后进先出性质,可以用栈保存分支点信息;
6)遇到分支点将相关信息压入栈,删除分支点时将它弹出。
要求:入口、出口坐标为输入参数。如找到路径,则正向输出路径经过的每个矩阵元素的位置信息,矩阵元素之间用“->”分隔。每行超过4个矩阵元素则换行输出。如找不到路径,则输出"No Path"。为保证和测试数据一致,探索顺序应按照提示的顺序进行。
参考函数原型:
template
void maze_path( SqStack &S, int row, int col, node enter, node outer, int **maze );
辅助函数:
(1)bool make2DArray(int row,int col, int ** &maze); //二位数组空间申请
(2)bool InputMaze(int row, int col, int ** &maze); //迷宫矩阵输入
(3)顺序栈ADT基本操作函数:若栈不空,则用e返回S的指定位置元素,并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template
bool SqStack::GetElement(int pos, ElemType &e) const;
(4)模板参数ElemType设定为node(struct类型)
//迷宫专用结点类型
struct node{
int x,y;
int dir;
};
输入说明 :
第一行:迷宫矩阵的行数row 列数col
第二行:入口位置信息
第三行:出口位置信息
第四行-第(4+row)行:迷宫矩阵
输出说明 :
路径信息:每一行最多包含路径上4个点的位置信息,点与点之间用"->“分隔。如未找到路径,则输出"No Path”。
输入范例 :
10 10
0 0
9 9
0 0 1 1 1 1 1 0 0 0
1 0 1 0 0 0 0 0 1 1
1 0 0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1 0 1 1 1 0 0 0 1
1 0 0 1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0 1 1 0 0
输出范例 :
(0,0)->(0,1)->(1,1)->(2,1)->
(2,2)->(2,3)->(1,3)->(1,4)->
(1,5)->(1,6)->(2,6)->(3,6)->
(4,6)->(5,6)->(6,6)->(6,5)->
(7,5)->(8,5)->(8,6)->(8,7)->
(8,8)->(8,9)->(9,9)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cstdio>
#include <string>
#include <s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LISTSIZE = 1000;
int const direction[4][2]= {-1,0,0,1,1,0,0,-1};
//全局数组、方向数组 路线按照<左上右下>遍历
struct node
{
//迷宫专用结点类型
int x,y;
int dir;
node()
{
x=0,y=0,dir=-1;
}
node(int x,int y,int dir=-1)
{
this->x=x;
this->y=y;
this->dir=dir;
}
};
template<class ElemType>
class SqStack
{
private:
ElemType *base; // 栈底指针
ElemType *top; // 栈顶指针(栈顶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int maxSize; // 允许的最大存储容量(以sizeof(ElemType)为单位
public:
//构造函数,初始化顺序栈为空栈
SqStack(int ms = 200)
{
if(ms==0)
ms=MAXLISTSIZE;
base=new ElemType[ms];
if(!base)
{
cout<<"Falure to get space"<<endl;
exit(1);
}
maxSize=ms;
top=base;//设置为空栈
}
//基于输入输出流的构造函数,忽略空字符版
SqStack(string s,int ms=200)
{
if(ms==0)
ms=MAXLISTSIZE;
base=new ElemType[ms];
if(!base)
{
cout<<"Fail to get space"<<endl;
exit(1);
}
maxSize=ms;
top=base;//设置为空栈
stringstream sin(s);
ElemType date;
while(sin>>date)
{
this->push(date);
}
}
//析构函数,删除顺序栈
~SqStack()
{
StackDestroy();
}
//将顺序栈置为空表
bool StackClear( )
{
if(!base)
{
cout<<"The stack hasn't be built"<<endl;
return false;
}
top=base;
return true;
}
//返回顺序栈的长度
int StackLength() const
{
return top - base;
}
//判断顺序栈是否为空栈
bool StackisEmpty() const
{
return top == base;
}
//判断顺序栈是否为满栈
bool StackFull() const
{
if(this->StackLength()==maxSize)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用e返回栈顶元素
bool GetTop(ElemType &e) const
{
if(this->StackLength()==0)//如果已经栈空
{
cout<<"Stack is empty!"<<endl;
return false;
}
e=*(top-1);
return true;
}
//入栈
bool push(ElemType &e)
{
if(top-base>=maxSize)//如果栈满,双倍扩容
{
DoubleSpace();
}
*top++=e;
return true;
}
//出栈
bool pop(ElemType &e)
{
if(top==base)//如果已经栈空
{
cout<<"Stack is empty!"<<endl;
return false;
}
e=*(--top);
return true;
}
//销毁顺序栈
bool StackDestroy()
{
if(!base)//若栈未建立,返回
{
cout<<"The stack hasn't build"<<endl;
return false;
}
delete [] base;// 回收栈空间
base=NULL;
top=NULL;
maxSize=0;
return true;
}
//遍历顺序栈
void StackTraverse() const//就当你要逆置输出了
{
ElemType *p=top-1;
for(int i=0; i<this->StackLength(); i++)
{
cout<<'('<<p->x<<','<<p->y<<")->";
p--;
}
cout<<endl;
}
//栈空间加倍
bool DoubleSpace()
{
ElemType *newbase; // 栈底指针
ElemType *newtop; // 栈顶指针(栈顶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int newmaxSize=2*maxSize;// 允许的最大存储容量(以sizeof(ElemType)为单位
newbase=new ElemType[newmaxSize];
newtop=newbase;
if(!newbase)
{
cout<<"Fail to get space of doublestack!"<<endl;
return false;
}
int i=0;
for(i=0; i<maxSize; i++)
{
*newtop=*top;
newtop++;
top++;
}
top=newtop;
base=newbase;
return true;
}
//输入函数,空字符也算一个元素
void input(string str)
{
stringstream sin(str);
ElemType date;
while(sin.get(date))
{
this->push(date);
}
}
//bool GetElement(int pos, ElemType &e) const;
};
bool make2DArray(int row,int col, int ** &maze)//二位数组空间申请
{
int **m=new int *[row];
if(!m)
{
cout<<"fail to get space of m"<<endl;
exit(1);
}
for(int i=0; i<col; i++)
{
m[i]=new int [col];
if(!m[i])
{
cout<<"fail to get space of m[i]"<<endl;
exit(1);
}
}
maze=m;
return true;
}
bool InputMaze(int row, int col, int ** &maze)//迷宫矩阵输入
{
int i=0,j=0;
for(i=0; i<row; i++)
{
for(j=0; j<col; j++)
{
cin>>maze[i][j];
}
}
return true;
}
//顺序栈ADT基本操作函数:若栈不空,则用e返回S的指定位置元素,并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template<class ElemType>
bool SqStack<ElemType>::GetElement(int pos, ElemType &e) const
{
return true;
}*/
template<class ElemType>
void print_path(SqStack<ElemType> &S)
{
//用等量空间逆置S,再输出
SqStack<ElemType> A;
while(!S.StackisEmpty())
{
ElemType e;
S.pop(e);
A.push(e);
}
int i=0;
int len=A.StackLength();
while(!A.StackisEmpty())
{
i++;
ElemType e;
A.pop(e);
cout<<'('<<e.x<<','<<e.y<<')';
if(i!=len)//这个是len还是len-1等会试试就知道
cout<<"->";
if(i%4==0)//16个元素要不要换行,这种可能会CE
cout<<endl;
}
}
template<class ElemType>
void maze_path( SqStack<ElemType> &S, int &row, int &col, node &enter, node &outer, int **maze )
{
//在迷宫maze中求从enter到outer的路径
int i,j,k,g,h;
maze[enter.x][enter.y]=2;//标记初始点防止折回 MARK II
S.push(enter);//入口点进栈
while(!S.StackisEmpty())//走不通时一步一步回退
//如果是空栈就代表回溯到了起点,连起点都pop了,就是无解的迷宫。
{
node ele,nod;
S.GetTop(ele);//取出前一分支点,不是pop噢 MARK III
i=ele.x;
j=ele.y;
for(k=ele.dir+1; k<=3; k++) //依次检查还未试探的方向
{//MARK IV
g=i+direction[k][0];//算出下一节点
h=j+direction[k][1];
if(g<0||g>=row||h<0||h>=col)//如果算出的这个结点跳出边界外了
continue;
else if(maze[g][h]!=0)//如果算出的这个结点是不能走的结点
continue;
if(g==outer.x&&h==outer.y)//如果到达出口,打印路径
{
nod.x=g;
nod.y=h;
S.push(nod);
print_path(S);
return;
}
if(maze[g][h]==0)//如果是一个没试探过的结点
{
nod.x=g;
nod.y=h;
S.push(nod);//新结点进栈
maze[g][h]=2;//标记这个新节点走过
i=g;
j=h;
k=-1;//这样一完成,就会更新k值,导致新一轮的for循环
}
}
if(k==4)
{
S.pop(ele);
}
}
cout<<"No Path"<<endl;
}
int main()
{
int row,col;
while(cin>>row>>col)//读入迷宫大小
{
int **maze;//创建二位数组存取迷宫
int beg_i,beg_j;//起点
int end_i,end_j;//终点
cin>>beg_i>>beg_j>>end_i>>end_j;//读入起点终点
make2DArray(row,col,maze);//创建二位数组
InputMaze(row,col,maze);//读入二位数组(迷宫)
SqStack<node> S;//创建栈 MARK I
node enter(beg_i,beg_j);
node outer(end_i,end_j);
maze_path(S,row,col,enter,outer,maze);
}
return 0;
}
回溯法
回溯法的意思就是,一步一步走,如果这条路不通,就回到上一步。
比如图中绿点开始,按照冯向阳老师的算法设计,是路线按照<左上右下>遍历。
绿点按照蓝线走,走到头发现不对,于是一步一步往回撤,撤回绿点,再向下走。
MARK I 316行
迷宫问题创建栈的作用是保存路径结点,每走可以走的一步都将当前的点压入栈,如果回溯,就把这点pop出栈,这样,在遇到终点的时候(有解),栈中储存的就是每一步走过来的路径结点。
同时,如果一直回溯,回溯到起点去了,连起点都被pop了,那栈就空了,空栈就代表这个迷宫无解。
MARK II 262行
用二位数组保存迷宫图谱,(也可以用map[][]噢),0表示可以走的路,1表示是墙。
用2表示走过的格子,防止来回走来回走来回走变成死循环。
MARK III 268行
取结点的时候一定是getTop,不是pop噢,一旦用pop,首结点就直接出去,回不来了。图中绿色的结点更好理解一点:从红线走过来的时候,绿结点入栈,走蓝线,发现不通,反复pop,直到把绿结点也pop出来,然后重新走上正确的红线。这样会导致栈中没有绿结点。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getTop,然后如果某个结点四面都走不通,就pop这个结点。
298-301行对于K的判定就是这个意思。
MARK IV 271行
这个for循环也是迷宫算法很精妙的地方。
当一个结点可以走的时候,更新当前坐标,然后这个for循环就被更新了(k又重新等于-1了),这样不会跳出for循环。如果跳出for循环,只有一种可能——k=4,就是四个面都试过了,走不了,那这个结点是要被pop的,所以298行pop了这个结点。
溢出问题
Debug的后两个小时其实是被这个溢出问题(35行的int ms=200)和非法中断(128行的 return false)拖得死死的。
先说非法中断 128行
所谓非法中断,是我自己创的词(狗头),就是程序在遇到非法操作的时候(空栈仍然执行pop),程序猿设置语句对程序的中断。
原本我的中断是这样写的:
if(top==base)//如果已经栈空
{
cout<<"Stack is empty!"<<endl;
exit(1);
}
直接让程序结束了。
但是这样一结束的话,后面的程序(打印函数)就无法执行了,所以还是把他改成了return false;
然后说溢出问题 35行
最开始的时候,ms是等于20的。这是按照冯向阳给的ADT原型写的ADT。
ms=20造成的问题就是,这个迷宫最后是不止走了20步的,一旦超过20,指针就指到天上去了。也可能是我的DoubleSpace方法没写好,不然应该自动扩容的。
最后一点点总结
1.以后写ADT一定要,写一个方法测试一个方法。
这次不仅pop有问题噢,DoubleSpace、StackTraverse也有问题,说不定方法也有问题,只是我没测试出来。
遇上大问题的时候,要是ADT不好使,那真是抓破头皮噢。
2.提示语句一定要写。
比如127行的 cout<<“Stack is empty!”<<endl;就是Debug时候的救命稻草。
3.大程序多往程序里插标志输出
cout<<“mark”<<endl;这样的语句可以清晰的知道程序可以执行到哪一行。配合使用遍历还可以知道栈里存的是啥。这次Debug,标志输出也是救命稻草。不用标志输出StackTraverse的话,我连溢出都看不出来,指针指到天上去了,我人也被指去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