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空间

  1 #include<stdio.h>
  2 #include<stdlib.h>
  3 
  4 typedef unsigned short int uint16;
  5 typedef struct date{
  6         uint16 year;
  7         uint16 month;
  8         uint16 day;
  9 }date;
 10 void print(date const *p)
 11 {
 12         printf("%d年,%d月,%d日, ",p->year,(*p).month,(*p).day);//(*p). = p->
 13 }
 14 int main()
 15 {
 16         date b[3] = {{2010,8,13},{2012,12,31},{2011,4,12}};
 17         int i;
 18         for(i = 0;i<3;i++)
 19                 print(&b[i]);
 20         printf("\n");
 21 
 22         double* p = (double*)malloc(sizeof(double)); 

23         int *a = calloc(5,sizeof(int));

 24         printf("p = %p,a = %p,\n",p,a);
 25 
 26         *p = 123.45;
 27 
 28         for(i = 0;i<5;i++)
 29                 a[i] = i+10;
 30         printf("%g\n",p);
 31         for(i = 0;i<5;i++)
 32                 printf("%d ",a[i]);
 33         printf("\n");
 34         free(p);
 35         a = realloc(a,sizeof(int)*10);
 36         if(a == NULL)
 37         {
 38                 printf("空间申请失败\n");
 39                 return 1;
 40         }
 41         for(i = 0;i<10;i++)
 42                 printf("%d ",a[i]);
 43         printf("\n");
 44         a = realloc(a,0);
 45         return 0;
 46 }
 47 //在C语言中传递结构变量时总是传递地址
### Java堆空间比例配置最佳实践 Java堆空间是JVM运行时数据区域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存储对象实例。合理配置堆空间的比例可以显著提升应用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以下是关于Java堆空间比例配置的一些最佳实践: #### 1. 默认堆空间分配策略 默认情况下,JVM会根据系统的物理内存自动调整堆空间大小。然而,在生产环境中,通常建议手动设置堆空间的最大值(`-Xmx`)和初始值(`-Xms`),以避免动态扩展带来的性能开销[^1]。 ```bash -Xms<initial heap size> -Xmx<maximum heap size> ``` 例如: ```bash -Xms2g -Xmx4g ``` 上述命令表示将堆的初始大小设为2GB,最大大小设为4GB。 --- #### 2. 新生与老年的比例 新生(Young Generation)用于存放新创建的对象,而老年(Old Generation/Tenured Generation)则存放生命周期较长的对象。可以通过以下参数来控制两者的比例: - `-XX:NewRatio=<value>`:设置新生与老年的比例,默认值为2(即新生占总堆的1/3)。如果希望减少GC频率并增加吞吐量,则可适当增大新生的比例。 ```bash -XX:NewRatio=1 ``` - `-XX:SurvivorRatio=<value>`:设置Eden区与两个Survivor区之间的比例,默认值为8(即Eden区占新生的8/10,每个Survivor区各占1/10)。 ```bash -XX:SurvivorRatio=6 ```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优化垃圾回收行为。 --- #### 3. 使用G1收集器及其相关参数 G1(Garbage First Garbage Collector)是一种适合大规模应用的垃圾回收器,能够更好地处理大堆内存场景下的停顿时间问题。其核心目标是在满足暂停时间的前提下最大化吞吐量。推荐使用的参数如下: - `-XX:+UseG1GC`:启用G1垃圾回收器。 - `-XX:MaxGCPauseMillis=<value>`:设定期望的最大GC停顿时间(单位毫秒)。 - `-XX:InitiatingHeapOccupancyPercent=<value>`:触发混合垃圾回收周期的堆占用百分比,默认值为45%。 示例配置: ```bash -XX:+UseG1GC -XX:MaxGCPauseMillis=200 -XX:InitiatingHeapOccupancyPercent=60 ``` 此配置适用于对响应时间敏感的应用程序[^4]。 --- #### 4. 调整元空间(Metaspace) 从Java 8开始,永久被移除,取而之的是元空间(Metaspace)。元空间位于本地内存中,因此理论上不会受到堆大小的影响。但是仍然可以通过以下参数对其进行限制: - `-XX:MetaspaceSize=<size>`:设置元空间的初始大小。 - `-XX:MaxMetaspaceSize=<size>`:设置元空间的最大大小。 示例配置: ```bash -XX:MetaspaceSize=256m -XX:MaxMetaspaceSize=512m ``` 合理的元空间配置有助于防止因类加载过多而导致的OutOfMemoryError。 --- #### 5. 动态调整与监控工具 除了静态配置外,还可以利用动态调整机制以及各种监控工具来进一步优化堆空间利用率。常见的工具有VisualVM、JConsole、Prometheus搭配Grafana等。它们可以帮助开发者实时观察堆内存使用情况,并据此微调相关参数[^2]。 --- ### 结论 综合考虑业务需求和技术约束条件之后再决定具体的堆空间比例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企业级应用而言,采用较大的年轻占比配合高效的垃圾回收算法往往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而对于那些特别强调低延迟特性的服务来说,则可能更倾向于选用专门针对此类特性设计的新一GC方案比如ZGC或者Shenandoah GC[^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