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缘计算 Client-Edge-Server 业务模型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Client-Edge-Server(CES)架构在实时音视频领域的应用,强调了边缘计算在降低网络时延、优化带宽成本和提升系统容量方面的显著优势。通过火山引擎的边缘计算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边缘节点服务实现高效、低延迟的音视频传输,并分享了在抖音等平台的实际案例。

近期,以《极致体验,揭秘抖音背后的音视频技术》 为主题字节跳动第五期技术沙龙圆满落幕。在沙龙中,火山引擎边缘计算产品解决方案架构师王琦从架构的角度,跟大家探讨了 Client-Edge-Server 云边端架构(以下简称 CES 架构),主要的业务场景及这种新型架构所带来的优势。内容如下:

  1. Client-Edge-Server 应用架构
  2. CES 适用的应用场景
  3. 基于 Client-Edge-Server 架构的实时音视频应用
  4. 火山引擎边缘计算节点服务

01 Client-Edge-Server 应用架构

什么样的应用架构才是最好的?从应用架构的目标出发,做架构选型和设计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上层应用,所以对于“最好的应用架构”不特指某个具体的架构,而是在当前阶段能够更加契合业务、契合场景,且具备兼容开放和未来演进能力的应用架构。

现代 IT 应用演进

从现代 IT 应用演进来,应用前端与后端架构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首先,应用前端载体的移动化。从最早单机模式,逐渐区分出客户端、服务端,以及客户端类型去兼容浏览器的BS结构;再到现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客户端的载体更加丰富。可预期的未来,手机、pad、电视,甚至更新颖的 AV/VR/MR 终端,智能机器人等等,都可能成为接入互联网服务的终端类型。也因此,前端需要去适配多样化的终端硬件。

  • 其次,后端载体分布式化。后端即服务端,在其架构演进中,系统容量、可用性等一直是衡量其架构设计的关键因素。随着分布式架构理念的落地,通过集群部署代替单点部署,提升系统容量和可用性;再后来将服务端做上云部署,通过云服务的弹性、敏捷特性,可以随时扩缩容来满足突发业务的资源需求。近几年,随着以音视频为载体的新内容呈现方式涌现,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的效率,保障用户的实时交互体验等成为业务关键指标。

    所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服务端引入了数据源的物理位置概念,即不再以资源为中心,将数据传输到云中心,然后做处理提供服务,而是以数据为中心,将算力资源前置,在更靠近数据源的地方为用户提供低时延服务,也就是云+边缘计算的云边混合部署模式,Client-Edge-Server 架构也随之诞生。

Client-Edge-Server 架构

 

Client-Edge-Server 架构即云边端混合部署架构,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终端、边缘与中心各司其职。

  • 首先,从中心角度来说,CES 架构会将一些关键任务下沉到边缘部署。如对时延比较敏感的实时交互、实时分析、实时决策的数据业务,或者能分布式部署的控制面业务。通过将这部分需要占用大量实时算力的任务下沉边缘后,可以降低中心的业务负荷,从而提升系统容量。中心本身也可以更加关注离线数据聚合,挖掘更多价值,以及关注软件开发迭代的流程和工具本身。

  • 其次,从终端角度来说,随着终端类型的多样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终端兼容性测试以及定向优化。边缘计算在其中主要是辅助终端做一些高性能的计算任务,如图形渲染、高清视频编解码等,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瘦终端”的概念,帮助业务摆脱终端硬件的异构问题。

  • 最后,从边缘计算角度来说,边缘和中心最大的区别是边缘计算节点可以覆盖除北上广深外,全国各省市、运营商的边缘节点,提供通用的算力资源和IT服务。通过这些资源,可以保障业务更靠近用户的低时延接入和更加广域的业务覆盖。同时,在边缘计算技术方案中,还提供更加精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