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主元素

描述:

给定一个整型数组,找出主元素,它在数组中的出现次数严格大于数组元素个数的二分之一。

注意,可以假设数组是非空的,且主元素总是存在于数组中。

样例:

给出数组[1,1,1,1,2,2,2],返回 1。

要求:

时间复杂度为O(n),空间复杂度为O(1)。

标签:贪心

思路:

在遍历数组的时候保存两个值:数组中的某个数字以及该数字目前出现次数。

遍历到下一个数字的时候,如果下一个数字和保存的数字相同,则次数加1;

                                           如果下一个数字和保存的数字不同,则次数减1。

如果次数为零,保存下一个数字,并把次数设为1。

由于主元素出现的次数比其他所有数字出现的次数之和还多,那么主元素肯定是最后一次把次数设为1时对应的数字。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jorityNumber(vector<int> &nums) {
       int majority=nums[0],time=1;
       for(int i=1;i<nums.size();i++){
           if(majority==nums[i]){
               time++;
           }
           else {
               time--;
           }
           if(time==0){
               majority=nums[i];
               time=1;
           }
       }
       return majority;
    }
};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基于事件触发扩展状态观测器(ESO)的分布式非线性车辆队列控制系统的实现。该系统由N+1辆车组成(1个领头车和N个跟随车),每辆车具有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考虑了空气阻力、滚动阻力等非线性因素及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通过事件触发ESO估计总扰动,基于动态面控制方法设计分布式控制律,并引入事件触发机制以减少通信和计算负担。系统还包含仿真循环、结果可视化等功能模块。该实现严格遵循论文所述方法,验证了观测误差有界性、间距误差收敛性等核心结论。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非线性系统控制、事件触发机制、扩展状态观测器等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和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研究分布式非线性车辆队列控制系统的理论与实现;②理解事件触发机制如何减少通信和计算负担;③掌握扩展状态观测器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④学习动态面控制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其他说明:本文档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还对每个模块进行了深入解析,包括非线性建模优势、ESO核心优势、动态面控制与传统反步法对比、事件触发机制优化等方面。此外,文档还实现了论文中的稳定性分析,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论文的核心结论,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代码进行实践,并关注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