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多个进程并发执行且需要相互通信时,共享内存方法最适合传送大量的信息。共享内存是指在多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中,可以被不同中央处理器(CPU)访问的大容量内存。由于多个CPU需要快速访问存储器,这样就要对存储器进行缓存。任何一个缓存的数据被更新后,由于其他处理器也可能要存取,共享内存就需要立即更新,否则不同的处理器可能要用到不同的数据。共享内存是Unix下的多进程之间的通信方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一个程序的多进程通信,实际上多个程序间也可以通过共享内存来传递消息,特点是可以高效的共享大量信息。
2.生产者往缓冲区放产品前要先使用P操作来确保缓冲区有空闲槽,即信号量表示的资源还有空闲。
3.可变分区既可以满足多道程序设计且设计上又最简单。单一分区管理技术不支持多道程序装入内存。分页技术可支持多道程序技术,但是设计技术复杂。
4.
5.
6.
7.在采用页式存储管理方案的系统中,为了提高内存利用率并减少内碎片,页面的划分与页表数量相关,可以找到平衡点。
8.为预防内存换页时出现抖动(颠簸)现象,可以采用工作集算法。让操作系统跟踪每个进程的工作量,并为进程分配大于其工作集的物理块。如果还有空余物理块,则可以再调一个进程到内存以增加多道程序数。如果所有工作集之和增加以至于超过了可用物理块的总数,那么操作系统会暂停一个进程,将其页面调出并且将物理块分配给其他进程,防止出现抖动现象。
9.从用户角度看,文件控制块(FCB)中最重要的字段是文件名。文件系统的一个特点是“按名存取”,即用户只要给出文件的符号名就能方便地存取在外存空间的该文件信息而不必了解和处理文件的具体物理地址。因此对用户而言,文件名尤为重要。
10.文件的逻辑结构有流式结构和记录结构。
11.使用文件系统时,通常要显式进行open()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时将文件控制块(FCB)读入内存。
12.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SSTF的平均寻道时间较短但容易引起饥饿现象。SSTF选择的请求距当前磁头位置有最小的寻道时间。由于寻道时间正比于两个请求的磁道差值,所以磁头移动总是移到距当前道最近的磁道上去。很明显它改善了磁盘的服务。但是SSTF调度的缺点时可能导致某些请求长期得不到服务而被“饿死”。此外,磁头频繁地大幅度移动,容易产生机械振动和误差,对使用寿命有损害。SSTF算法比FCFS相比有显著改进,但并不是最优的。
13.在多级目录的文件系统中,用户对文件的首次访问通常都给出文件的路径名,之后对文件的访问通常使用文件描述符。
14.
15.外部设备按数据传输的方式可分为多种类型,通常键盘是字符类型的设备。设备按交换信息的单位来划分有字符设备和块设备两种类型,字符设备有如键盘等。
16.为了改善中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以及协调逻辑记录大小和物理记录大小不一致的问题,在操作系统普遍采用了缓冲技术。
17.当用户使用外部设备时,其控制设备的命令传递途径以此为 用户应用层——>设备独立层——>设备驱动层——>设备硬件。
18.解决思索问题有多种方法,其中资源有序分配法属于死锁预防。
19.
20.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并发性。并发运行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着若干个运行着的程序,各进程均处于已开始运行与结束之间,宏观上各进程并行运行,正式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出现使得程序的并发执行成为可能。
21.操作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进程线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操作系统位于底层硬件与用户之间,是两者沟通的桥梁。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输入命令。操作系统则对命令进行解释,驱动硬件设备,实现用户要求。
22.若用户编程需要打印输出,他可使用write()这一种系统调用。Write()会把参数buf所指的内存写入count个字节到参数fd所指的文件内。当然,文件读写位置也会随着移动。
23.用户程序需要关闭中断响应,他必须首先发起访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