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创业是对自由的一种追求,并非一定要创办企业。有些人,他们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一种投机行为,我们认为这种行为不属于创业精神。那么何为创业精神呢?
哈弗教授史蒂文森是这样定义的:即不局限于目前拥有的资源去追求机遇。
创业就是在这种精神指引下的行动过程。
在既有的企业框架下,员工按照上级要求去完成任务,拥有公司授权的资源,如果这些资源不够,那么员工就需要去想办法,最简单的模式是找上级要资源,如果公司满足不了的时候,上级又希望事情能继续做下去,就会出现如下的经典对话:
员工:即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这事没法干啊
经理:我们要发挥“创业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员工:(汗)能具体一点么?
经理: 当初公司成立的时候,.....,你看xxx做项目是如何拼搏的,......
员工:(脸红)好吧,我准备36小时不合眼,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
经理:(满意地点点头)我看好你,去努力吧
这类场景,在国内IT业内是经常上演的,以至于很多年轻人干了几年以后就退出了开发队伍,确实太辛苦。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一个日本经理来中国工作,跟下属说要加班,因为日本企业都加班,但干了一段之后,他离开了,还说了一句,这样加班太不人道了!
确实有不少企业依靠“拼命”加班,取得了成功,但这是一种曲解“创业精神”的行为。创业并非要去拼命或者要求员工去额外付出。
创业精神首先强调的是“机遇”,也就是说你发现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值得你去做,如果不去做,你就会后悔一辈子。在这种情况下,你审视所拥有的资源是否够用。
简单归纳一下,为了抓住机遇,你需要的资源有3类:人、财、物。这里的物是指设备、渠道、专利等,例如开一个培训中心,就需要租到一个好的物业。通常情况下,你是缺乏这3类资源中的某几项,而机遇都是有时间窗的,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你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这3类资源,有点像极速快递这部电影里的情节,呵呵。
聪明的人很多,他们大都能发现各类机遇,但大家都缺乏资源,谁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资源问题,谁就有可能抓住机遇,改变命运。可惜,人都是有惰性的,当手腕上没有一个bomb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所以,我更愿意把创业精神形容为绑在手腕上的Bomb(炸弹),它会彻底激发我们的潜能,把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
我们如何区分极客和创业家?
极客们往往比别人更早发现机遇,他们能够解决物的问题(他们的号召力很强);他们每天工作时间都很长,以此来解决人的问题;他们对市场不敏感,对营销嗤之以鼻,所以大多数极客的项目,都缺乏财力支持,最后被商业公司所击败,尽管这些商业公司都或多或少借鉴了他们的灵感和积累。你是极客还是创业家呢?
在下一篇文章里,我会跟大家讨论更加敏感的话题——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