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137 138 139 445端口的含义

本文详细介绍了135、137、138、139和445端口的功能及其潜在的安全风险,并提供了具体的防护措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35 139 445端口的含义 135端口 在许多“网管”眼里,135端口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端口,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无法明确地了解到135端口的真正作用,也不清楚该端口到底会有哪些潜在的危险。直到一种名为“IEen”的专业远程控制工具出现,人们才清楚135端口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潜在安全威胁。 IEen工具能够借助135端口轻松连接到Internet上的其他工作站,并远程控制该工作站的IE浏览器。例如,在浏览器中执行的任何操作,包括浏览页面内容、输入帐号密码、输入搜索关键字等,都会被IEen工具监控到。甚至在网上银行中输入的各种密码信息,都能被IEen工具清楚地获得。除了可以对远程工作站上的IE浏览器进行操作、控制外,IEen工具通过135端口几乎可以对所有的借助DCOM开发技术设计出来的应用程序进行远程控制,例如IEen工具也能轻松进入到正在运行Excel的计算机中,直接对Excel进行各种编辑操作。 怎么样?135端口对外开放是不是很危险呀?当然,这种危险毕竟是理论上的,要想真正地通过135端口入侵其他系统,还必须提前知道对方计算机的IP地址、系统登录名和密码等。只要你严格保密好这些信息,你的计算机被IEen工具攻击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为什么IEen工具能利用135端口攻击其他计算机呢?原来该工具采用了一种DCOM技术,可以直接对其他工作站的DCOM程序进行远程控制。DCOM技术与对方计算机进行通信时,会自动调用目标主机中的RPC服务,而RPC服务将自动询问目标主机中的135端口,当前有哪些端口可以被用来通信。如此一来,目标主机就会提供一个可用的服务端口作为数据传输通道使用。在这一通信过程中,135端口的作用其实就是为RPC通信提供一种服务端口的映射功能。说简单一点,135端口就是RPC通信中的桥梁。 137端口 137端口的主要作用是在局域网中提供计算机的名字或IP地址查询服务,一般安装了NetBIOS协议后,该端口会自动处于开放状态。 要是非法入侵者知道目标主机的IP地址,并向该地址的137端口发送一个连接请求时,就可能获得目标主机的相关名称信息。例如目标主机的计算机名称,注册该目标主机的用户信息,目标主机本次开机、关机时间等。此外非法入侵者还能知道目标主机是否是作为文件服务器或主域控制器来使用。 138端口 137、138端口都属于UDP端口,它们在局域网中相互传输文件信息时,就会发生作用。而138端口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NetBIOS环境下的计算机名浏览功能。 非法入侵者要是与目标主机的138端口建立连接请求的话,就能轻松获得目标主机所处的局域网网络名称以及目标主机的计算机名称。有了计算机名称,其对应的IP地址也就能轻松获得。如此一来,就为黑客进一步攻击系统带来了便利。 139端口 139端口是一种TCP端口,该端口在你通过网上邻居访问局域网中的共享文件或共享打印机时就能发挥作用。 139端口一旦被Internet上的某个攻击者利用的话,就能成为一个危害极大的安全漏洞。因为黑客要是与目标主机的139端口建立连接的话,就很有可能浏览到指定网段内所有工作站中的全部共享信息,甚至可以对目标主机中的共享文件夹进行各种编辑、删除操作,倘若攻击者还知道目标主机的IP地址和登录帐号的话,还能轻而易举地查看到目标主机中的隐藏共享信息。 445端口 445端口也是一种TCP端口,该端口在Windows 2000 Server或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与139端口是完全相同的。具体地说,它也是提供局域网中文件或打印机共享服务。不过该端口是基于CIFS协议(通用因特网文件系统协议)工作的,而139端口是基于SMB协议(服务器协议族)对外提供共享服务。同样地,攻击者与445端口建立请求连接,也能获得指定局域网内的各种共享信息。 到了这里,相信你对各端口开放时存在的安全威胁早已是恐慌不已了。毕竟,对这些端口放任不管的话,随时都可能引来“飞来横祸”。别急,下面本文特意为你提供了一些安全防范措施,让你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关闭服务端口,以切断外来入侵途径。 关闭135端口 关闭135端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将RPC服务停止掉。具体方法为:在“管理工具”菜单项下面,单击“服务”选项;在弹出的“服务”窗口中,将“Remote Procedure Call”选中,再单击右键菜单中的“属性”命令,弹出图1所示的设置窗口;在启动类型设置项处,选中“已禁用”选项,并单击“确定”按钮。 以后需要重新启用RPC服务时,必须打开注册表编辑窗口,找到“HKEY_LOCAL_ 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 /RpcSs”子键,双击该子键下面的“Start”项,将其数值设置为“0x02”,然后把系统重新启动一下就OK了。 上面的关闭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一旦停止了RPC服务,服务器中的许多功能都有可能失效。例如数据库查询功能、Outlook功能、远程拨号功能等,都不能正常工作了。因此这种关闭方法只能适合在简单的Web服务器或DNS服务器中使用。 由此可见,简单地关闭RPC服务,会“殃及池鱼”。考虑到只有采用DCOM开发技术设计出来的应用程序,才会调用RPC服务,因此只要禁止使用系统中的DCOM,同样也会达到禁用RPC服务的目的。要禁用DCOM设置的话,可以按下面方法来进行:依次单击“开始” | “运行”命令,打开运行对话框,输入“dcomcnfg.exe”命令,单击回车键后,打开一个如图2所示的设置窗口。选中该窗口的“默认属性”标签,在其后的标签页面中,将“在这台计算机上启用分布式COM”选项选中,最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设置窗口。这样一来,任何黑客或非法入侵者都不能对计算机中的DCOM应用程序进行远程操作,至此你也就实现了间接关闭135端口的目的。 除了上面的方法外,你还可以采取另外一种相对复杂的办法来关闭135端口。这种方法是先用UltraEdit工具,打开系统文件夹system32下面的rpcss.dll文件。然后在该程序的主界面中,依次执行“搜索” | “查找”命令,并在弹出的查找对话框中,输入十六进制数“3100330035”,再单击一下“查找下一个”按钮,最后打开如图3所示的界面,在这里你必须将“3100330035”,修改为“3000300030”,这样就可以将“135端口”,修改为“000”了,接着将该文件重新换名保存。 下面,你必须将系统切换到DOS状态下,用换名保存后的文件,覆盖以前的rpcss.dll文件。要是无法直接覆盖的话,可以进入到系统的安全操作模式下,再运行系统Support Tools中的pulist工具,将当前所有进程显示出来。接着,到网上下载一个名为pskill的工具,运行并利用它杀掉当前运行的svchost.exe进程。最后再用换名保存后的文件,覆盖rpcss.dll文件。相比而言,该方法比较烦琐,对Windows系统不太熟悉的朋友,最好不要用它,以免给系统造成破坏。 关闭137、138端口 考虑到基于TCP/IP协议下的NetBIOS服务,几乎都是通过137、138端口实现的,因此你只要将基于TCP/IP协议下的NetBIOS服务停止掉,就能实现间接关闭137、138端口的目的。现在就来看看停止NetBIOS服务的具体步骤。先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图标,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参数设置窗口;再单击一下“高级”按钮,并在随后弹出的设置框中,选中“WINS”标签;打开的标签页面,选中“禁用TCP/IP上的NetBIOS(S)”,
<think>嗯,用户的问题是关于Windows Server内网环境中是否需要禁用137138139445端口的安全考量。用户是网络工程师或系统管理员角色,正在评估内网安全策略。从引用内容看,用户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标准安全建议,但需要结合内网特殊性做决策。 用户提到的四个端口确实都是高危端口137/138/139涉及NetBIOS服务,445是SMB协议端口。引用[1]强调这些端口必须关闭,引用[2][4]提供了具体禁用方法。但内网环境需要更细致的权衡——直接照搬外网安全策略可能过度。 关键矛盾点在于:这些端口对内网文件共享、域控认证等基础功能至关重要。如果全部禁用,可能导致AD域服务中断、共享打印机无法使用等问题。引用[3]提到SQL Server场景中端口管理的复杂性,说明业务依赖性是核心考量因素。 需要帮用户区分两种情况:一是普通成员服务器,二是域控制器/文件服务器。前者可以严格禁用,后者需保留必要服务。引用[4]的IPSec方案特别值得推荐,因为能实现"仅允许特定IP访问"的精细控制,比防火墙全局禁用更灵活。 用户可能没意识到的是:即使在内网,未加密的NetBIOS和SMBv1协议本身就有风险。所以真正的解决方案不是简单开关端口,而是升级加密协议+访问控制。这个维度在现有引用里没充分展开,需要补充说明。 最后生成的三个问题都指向实操细节:问题1针对风险评估(用户显然关注这个),问题2覆盖技术替代方案,问题3则是落地配置——特别是引用[2][4]提供的两种方法优劣比较,这可能是用户下一步最需要的。</think>在内网环境中,**仍需禁用137138139445端口以提升安全性**。以下是具体分析和建议: --- ### **一、禁用这些端口的必要性** 1. **高危漏洞入口** 这些端口Windows网络共享和身份验证的核心通道,但长期存在严重漏洞: - **445端口**:SMB协议端口,是永恒之蓝(WannaCry)、勒索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1][^4]。 - **137-139端口**:NetBIOS服务端口,可能被用于网络嗅探、主机枚举和NTLM中继攻击[^1][^4]。 - **内网威胁同样存在**:内部设备被攻破后,攻击者可通过这些端口横向移动,扩大攻击范围。 2. **最小权限原则要求** 即使在内网,也应遵循“按需开放”原则。若服务器无需提供文件共享或NetBIOS服务,关闭端口可减少攻击面[^1][^4]。 --- ### **二、内网环境的特殊考量** 1. **需保留服务的情况** 若内网依赖以下服务,需通过**安全加固**替代直接禁用: - **域控认证**(如Kerberos):需开放88/TCP/UDP等端口。 - **文件共享需求**:升级至SMBv3(支持加密),并通过防火墙限制访问源IP[^3][^4]。 - **集群/备份服务**:仅允许特定业务IP访问高危端口。 2. **折中方案:精细化控制** - 使用**IP安全策略(IPSec)** 或防火墙规则,仅允许可信IP访问这些端口[^2][^4]。 - 禁用NetBIOS over TCP/IP(网卡属性中关闭),保留SMB但强制启用加密[^4]。 --- ### **三、操作建议** 1. **禁用端口步骤**(择一即可): - **方法1(防火墙)**: ```控制面板 → 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 → 高级设置 → 新建入站/出站规则 → 阻止TCP&UDP端口137,138,139,445```[^2]。 - **方法2(IPSec策略)**: 通过组策略创建IP安全策略,屏蔽高危端口的通信(适合批量部署)[^4]。 2. **必须保留服务时的加固措施**: - 升级所有系统补丁,修复SMB漏洞(如MS17-010)。 - 禁用SMBv1协议(PowerShell执行:`Disable-WindowsOptionalFeature -Online -FeatureName SMB1Protocol`)。 - 启用SMB签名和加密(Group Policy配置)。 --- ### **四、决策流程图** ```mermaid graph TD A[服务器是否提供文件共享/域服务?] -->|是| B[升级SMBv3+加密,限制访问IP] --> C[仅开放必要端口给业务IP] A -->|否| D[直接禁用137/138/139/445端口] --> E[通过防火墙或IPSec生效] ``` > **结论**:**即使在内网,也应默认禁用这些端口**。仅在业务强依赖时开放,且必须配合访问控制、协议加密和补丁更新[^1][^2][^4]。 --- **相关问题** 1. 如何检测内网中是否存在未关闭的高危端口? 2. 禁用SMB端口后,如何安全地替代文件共享服务? 3. Windows Server域控制器必须保留哪些端口?如何加固? [^1]: 135137138139445端口的安全风险及关闭必要性 [^2]: Windows防火墙禁用高危端口的操作指南 [^4]: 通过IP安全策略实现端口访问控制与加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