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服务化在京东的实践
导读 本次分享的主题为数据服务化在京东的实践,主要包含三个模块:数据服务化的缘起、成长、如何将系统做得更好。
01
缘起:数据服务化从 0 到 1
1. 缘起
京东数据智能部负责维护数据资产和对外提供数据服务,很多业务方要求我们尽快地提供开放的数据 API 供其使用,但开发一个 API 的平均周期在两周左右,遇到 618 大促时还要提供 80 个接口。在这样的情况下,数据开发工程师提出诉求,是否能只贴 SQL 就可以生成开放数据的 API 接口,同时又能保证接口的性能、支持传入动态的 SQL 参数。基于该诉求而开发了一套解决方案的框架:EZD 框架。
上图为解决方案的示意图,这是相对传统固定的 API 开发模式。最下面的JavaScript 和 Java 是 API 的消费方,上面为 API 的提供方,右边是所有 API 需要用到的数据源。将数据源通过 JDBC 从存储系统中读取出来,然后通过 HTTP 协议或者 RPC 协议开放给业务方使用。基于此套框架,数据开发工程师只需要填写 SQL 后点击发布,系统就会根据 SQL 的内容,通过热部署的方式生成 API 接口,达到一键发布的敏捷交付目标。
2. 接口性能

本文讲述了京东在数据服务化道路上的实践,包括EZD框架的开发、接口性能优化、动态SQL支持、NoSQL存储API生成、缓存策略、服务编排和数据服务治理。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提升数据服务的灵活性和性能,实现高效服务交付与治理。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674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