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例模式
要求:单例模式中,只能存在一份对象。
思路:如果创建的是栈对象,则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做到只有一份对象,因为可以创建一个就可以创建无限多个。所以只有从堆对象入手。
要点1 既然要阻止栈对象的创建,就要搞残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把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变为私有即可。
要点2 构造和析构函数都变私有了,所以堆对象的创建也凉了。
要点3 不论创建栈对象还是堆对象,只要创建对象,就免不了对构造函数的调用,既然在类外没有用武之地了,可以在类内调用呀!(注意:栈对象的创建需要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都为公有,堆对象只需构造函数为公有即可)
要点4 由此,我们在类内定义一个getInstance方法,用来创建一个对象,但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又一次摆在眼前,类内的方法在类外需要用实例来调用,所以此刻聚光灯应该给到static,它能解决这个问题。用static修饰的getInstance方法可以直接用类名调用。
要点5 之前的问题又来了,还是可以通过getInstance方法创建多个对象,问题不大,一个if判断就可以搞定。只在第一次调用getInstance方法是的时候才new出对象,此后都直接返回该对象地址!
要点6 但用什么类型去接这个地址呢?由于getInstance方法是static的,所以该方法内部的变量也只能是static类型。即定义一个私有成员_pInstance为static类型。并在类外初始化为NULL。
#include <iostream>
using std::cout;
using std::endl;
//单例模式:
//要求:在内存中只能创建一个对象
//1. 该对象不能栈(全局)对象
//2. 该对象只能放在堆中
//
//应用场景:
//1. 直接替换任意的全局对象(变量)
//2. 配置文件
//3. 词典类
#include <stdio.h>
class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 getInstance()
{
if(NULL == _pInstance) {
_pInstance = new Singleton();//在类内部掉用构造函数
}
return _pInstance;
}
static void destroy()
{
if(_pInstance) {
delete _pInstance;
}
}
void print()
{
cout << "Singleton::print()" << endl;
}
private:
Singleton() { cout << "Singleton()" << endl; }
~Singleton() { cout << "~Singleton()" << endl;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 _pInstance; //数据成员
};
Singleton * Singleton::_pInstance = NULL;
//Singleton s3;
//static Singleton s4;
int main(void)
{
//Singleton s1;//error 栈对象, 必须让该语句无法编译通过
//Singleton s2;
//Singleton * p1 = new Singleton();//必须让该语句无法编译通过
//Singleton * p2 = new Singleton();
#if 1
Singleton * p1 = Singleton::getInstance();
Singleton * p2 = Singleton::getInstance();
#endif
printf("p1 = %p\n", p1);
printf("p2 = %p\n", p2);
Singleton::getInstance()->print();
//delete p1;//error, 希望该语句编译无法通过(是为了同样用static的方法进行销毁)
Singleton::destroy();
return 0;
}
全局变量与单例模式辨析
不同点:全局变量实际可以有多个实例,且全局变量用到与否都已经在stack上创建,单例模式是懒汉模式,用到时才创建。且单例模式可以被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