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上叠加时间(陆)10.23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灰度图片上叠加系统时间的方法。通过调用系统时间,并使用特定的编程方式显示数字,实现了时间在图片上的动态更新。此方法同样适用于真彩色图片。
任务:图片上叠加时间
要求:在灰度图片上显示系统时间
20061023星期一
  我做的程序主要通过调用系统时间,可以在灰度显示(对于真彩色图片也行).主要的实现代码在rawBmp类中,通过CQwer2Dlg::OnOpenBmpfile()打开BMP图象,CQwer2Dlg::DrawTime()调用系统时间设置时间参数;此外,为实现动态时间改变, 通过CQwer2Dlg::OnTimer实现的时间的叠加.程序中没有什么特别的算法,规则就是分别编制8字型的7段程序,以这7段程序来显示0-9十个数,为节省代码长度,我分别创建了十个函数,然后通过调用这几个函数来显时间.
    待续!!!!!!!!!!!!!!!!!!!!!!!!!!!!!!
 
 
### 10.23 MHz时钟配置和应用 #### 配置方法 对于涉及10.23 MHz时钟的应用场景,特别是针对全球定位系统(GPS),该频率与时钟同步机制紧密关联。在GPS系统中,卫星上的原子钟被设定为运行在一个精确控制下的频率下,即10.23 MHz,这有助于保持整个系统的高精度计时性能[^2]。 为了确保地面设备能够与这些卫星进行有效的通信,并维持所需的时间同步水平,在设置本地振荡器至10.23 MHz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 **硬件选择**:选用具有低相位噪声特性的晶体振荡器作为稳定源; - **温度补偿**:考虑到环境变化可能引起频率漂移,应采用温控措施来减少这种影响; - **校准过程**:通过外部参考信号定期调整内部时基,以消除长期累积误差。 ```python # Python代码示例展示如何模拟简单的10.23MHz时钟生成函数 import numpy as np def generate_10p23mhz_clock(samples_per_period=10, sample_rate=int(1e6)): """Generate a simulated 10.23 MHz clock signal.""" period = int(sample_rate / (10.23 * samples_per_period)) time_vector = np.arange(period) / float(sample_rate) waveform = np.zeros_like(time_vector) for i in range(len(waveform)): if i % samples_per_period == 0: waveform[i] = 1 return time_vector, waveform ``` 此Python脚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创建一个周期性脉冲序列,其重复率为每秒钟大约10.23百万次,可用于测试目的或教育用途。 #### 应用实例 除了上述提到的GPS领域外,10.23 MHz时钟还在其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无线电信号处理、雷达测距以及各种精密测量仪器的设计当中。特别是在军事活动中,由于对时间和空间坐标的准确性有着极高要求,因此基于此类高频时钟构建起来的数据传输链路显得尤为重要[^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