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常用的编程语言都具备一组公共的语法特征,不同语言仅在特征的细节上有所区别。想要学习并掌握一种编程语言,理解其语法特征的实现细节是第一步。最基本的特征包括:
- 整型、字符型等内置类型
- 变量,用来为对象命名
- 表达式和语句,用于操纵上述数据类型的具体值
- if或while等控制结构,这些结构允许我们选择执行一些语句或重复地执行一些语句
- 函数,用于定义可供随时调用的计算单元
1.变量的意义
变量提供一个具名的、可供程序操作的储存空间。C++中的每个变量都有其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决定着变量所占内存空间和布局方式、该空间能储存的取值范围,以及变量能参加的运算。对C++程序员来说,变量(variable)和对象(object)一般可以互换使用。
2. 变量的使用
变量创建的语法: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变量初始值
示例如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这个代码是解释变量的用法
int main()
{
//变量创建的语法: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变量初始值
int a = 10;
cout << "a = " << a << 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我们将这个变量定义为 int 类型,int 是一种内置类型,用来表示整数。还将它的初始化(initialize)为10。初始化一个变量,就是在变量创建的同时,为它赋予一个值。
点击本地Windows调试器,输出a=10
注意:初始化不是赋值,初始化的含义是创建变量时赋予其一个初始值,而赋值的含义是把对象的当前值删除,而以一个新的值来替代。
3、变量声明和定义的关系
声明(declaration)使得名字为程序所知,一个文件如果想使用别处定义的名字则必须包含对那个名字的声明。而定义(definition)还申请存储空间,也可能会为变量赋一个初始值。
如果想声明一个变量而非定义它,就在变量名前添加关键字 extern,而且不要显式地初始化变量:
extern int i; //声明i而非定义i
int j; //声明且定义了j
任何包含了显式初始化的声明即成为了定义,我们能给由 extern 关键字标记的变量赋一个初始值,但是这么做也就抵消了 extern 的作用。extern 语句如果包含初始值就不再是声明,而变成定义了:
extern double pi = 3.1416; //定义
在函数体内部,如果试图初始化一个由extern 关键字标记的变量,将引发错误。
变量能且只能被定义一次,但是可以被多次声明
如果在多个文件中使用同一个变量,就必须将声明和定义分离。此时,变量的定义必须出现在且只能出现在一个文件中,而其他用到该变量的文件必须对其进行声明,却绝对不能重复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