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习题汇总

1.路由的选择:包括静态路由选择(最短路径选择算法  随机路径选择算法 基于流量的路径选择算法  扩散式路径选择 )

                               动态路由选择(距离矢量路由选择 链路转台路由选择)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 具体步骤:

1.发现邻居节点:通过点到点的线路发送特殊的HELLO分组,目的节点发送一个应答信号说明它是谁,名字唯一。

2.测量线路开销:发送一个要求对方立即应答的ECHO信号,测量来回延迟,多次测量取得平均值。

3.组装分组。


4.阻塞控制方法包括:开环控制方法(漏桶算法  令牌桶算法),闭环控制方法(用于虚电路的拥塞算法  用于数据报的拥塞算法)


5.简述网络通信时,信息流动过程

应用层上将数据转化为数据报文 然后数据报文经过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传输层 转变为数据包 最后在数据链路层上转化为数据帧 最后在物理层上转化为数据比特流 

数据比特流通过物理层传输到系统B上 将系统A上的步骤倒转 将数据比特流 最终转化为数据报文 实现了数据的流动

6.试比较三种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数据传送前先设置一条专用的通路,线路释放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对于猝发式的通信,电路效率不高
报文交换:报文从源点传送到目的地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传送报文时,一个时刻仅占用一段通道,在交换节点需要缓冲存储,报文需要排队
故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
分组交换:交换方式和报文交换类似,但报文被分成分组传送,并规定了最大分组长度,目的地需要重组报文,分组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7.名次解释:
体系结构:协议和层次的集合
多路复用:

8.什么事协议?
: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使计算机或者终端之间能够正确有效的进行数据的传送,必须有一整套关于信息传输顺序,信息格式,信息内容以及对信息控制方法的规约,
这一套规约称为协议

9.网络协议是通信双方为了实现通信所进行的约定或对话规则


10.简述虚电路和数据包的工作原理

。虚电路和数据报工作原理


虚电路是面向连接的服务,该服务为了进行数据传输,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先要建立一条逻辑通路,称为“虚电路”


虚电路工作原理:主机开始通信前,首先必须用具有全称网络地址的呼叫分组进行虚电路的连接建立,伺候双方只需要使用较短的逻辑信道号,即虚电路即可传送双方的报文分组报文分组按顺序到达,如果出错或者分组丢失由子网负责纠正,数据传输完毕后关闭虚电路。


数据报工作原理:发送方每发送一个报文分组时候都要给出收发双方的全称网络地址,子网根据目的地址的全称网络地址选择路由,并传输该数据报文。由于子网在传送数据报时候,把每个数据报当成独立的数据单位进行路由选择,因此数据报文到达目的地的报文顺序可能会不同,其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要由上层完成。


3.CSMA/CD工作原理:

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时,边发送边继续监听.若监听到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即时间,再重新尝试. 


4.CSMA中,求冲突等待时间:

二进制退避算法





4.简述目前常用的网络互连设备:

中继器(物理层互连):在电缆之间复制比特流,没有地址概念,只能互连相同类型的网络,简单,成本低,不能适用较大规模的网络

集线器(物理层互连)::在电缆之间复制比特流,没有地址概念,只能互连相同类型的网络,简单,成本低,不能适用较大规模的网络


网桥 (数据链路层互连)

交换机(数据链路层互连):在网段之间存储转发数据帧,根据帧中的信息(MAC地址)进行转发,一个网段上的帧有条件的被转移到另一个网络

路由器(网络层互连):网络之间存储转发报文分组,根据分组中的逻辑地址(IP地址)进行转发,扩展之后的网络被路由器分隔成多个子网,可以互连不同的网络类型

网关:连接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



5.举例介绍滑动窗口的的工作原理

滑动窗口协议原理是:对所有数据帧按顺序赋予编号,发送方在发送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个发送窗口,只有落在发送窗口内的帧才允许被发送;
同时接收方也维持着一个接收窗口,只有落在接收窗口内的帧才允许接收。
通过调整发送方窗口和接收方窗口的大小可以实现流量控制,就象通过阀门控制水流速度一样。
TCP滑动窗口技术通过动态改变窗口大小来调节两台主机间数据传输。每个TCP/IP主机支持全双工数据传输,
因此TCP有两个滑动窗口:一个用于接收数据,另一个用于发送数据。TCP使用肯定确认技术,其确认号指的是下一个所期待的字节。
    假定发送方设备以每一次三个数据包的方式发送数据,也就是说,窗口大小为3。发送方发送序列号为1、2、3的三个数据包,
接收方设备成功接收数据包,用序列号4确认。发送方设备收到确认,继续以窗口大小3发送数据。当接收方设备要求降低或者增大网络流量时,
可以对窗口大小进行减小或者增加,本例降低窗口大小为2,每一次发送两个数据包。当接收方设备要求窗口大小为0,表明接收方已经接收了全部数据,
或者接收方应用程序没有时间读取数据,要求暂停发送。发送方接收到携带窗口号为0的确认,停止这一方向的数据传输。
    滑动窗口机制为端到端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的流量控制机制。然而,它只能在源端设备和目的端设备起作用,
当网络中间设备(例如路由器等)发生拥塞时,滑动窗口机制将不起作用。

分析:初始态,发送方没有帧发出,发送窗口前后沿相重合。接收方0号窗口打开,等待接收0号帧;发送方打开0号窗口,表示已发出0帧但尚确认返回信息。此时接收窗口状态不变;发送方打开01号窗口,表示01号帧均在等待确认之列。至此,发送方打开的窗口数已达规定限度,在未收到新的确认返回帧之前,发送方将暂停发送新的数据帧。接收窗口此时状态仍未变;接收方已收到0号帧,0号窗口关闭,1号窗口打开,表示准备接收1号帧。此时发送窗口状态不变;发送方收到接收方发来的0号帧确认返回信息,关闭0号窗口,表示从重发表中删除0号帧。此时接收窗口状态仍不变;发送方继续发送2号帧,2号窗口打开,表示2号帧也纳入待确认之列。至此,发送方打开的窗口又已达规定限度,在未收到新的确认返回帧之前,发送方将暂停发送新的数据帧,此时接收窗口状态仍不变;接收方已收到1号帧,1号窗口关闭,2号窗口打开,表示准备接收2号帧。此时发送窗口状态不变;发送方收到接收方发来的1号帧收毕的确认信息,关闭1号窗口,表示从重发表中删除1号帧。此时接收窗口状态仍不变。


6.三次握手原理:

“三次握手”即对每次发送的数据量是怎样跟踪进行协商使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量而确定的数据确认数及数据发送、接收完毕后何时撤消联系,并建立虚连接。为了提供可靠的传送,TCP在发送新的数据之前,以特定的顺序将数据包的序号,并需要这些包传送给目标机之后的确认消息。


7.CRC校验码计算,100101011 ,G(X)=10011





8.画出01001011的曼彻斯特编码,




9.退避算法

T = 2的i次方 x 2

i为冲突的次数

如,第3次冲突  退避时间为:8 x 2

T为最大退避时间,取值范围是  0--T

3次冲突,取值范围是 0 ---  7(2的i次方减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