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装
1.使用步骤 2.优点 3.包结构 4.访问修饰符
二、继承
1.理解 2.重写 3.final的详解 4.防止被继承的两种方法
三、多态
1.什么是多态 2.多态的应用 3.两种转型 4.扩展:instanceof的详解
一、封装
1.使用步骤
(1)第一步
将成员变量声明为 private 私有
private int a;
(2)第二步
对外提供get和set方法(idea快捷键:alt+insert)
public int getA() {
return a;
}
public void setA(int a) {
this.a = a;
}
通过get/set方法来访问和设置成员变量,相对来说更加安全,程序耦合度也更低。
2.优点
- 便于使用者正确使用系统,防止错误修改属性
- 有助于系统之间的松耦合,提高系统独立独立性
- 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
- 降低了构建大型系统的风险
3.包结构
(1)规则规范
- package必须是程序中可执行的第一行代码
- package语句只能有一句
- package命名要求包含的所有字符均为小写,同时不能有特殊字符
- package语句后面的分号不要掉
- 如果定义类的时候没有使用package,那么java就认为我们所定义的类位于默认包里面(default package)
(2)一般结构
个人:
完成方式 | 包结构 |
---|---|
多人完成 | indi.发起者名.项目名.模块名*.*.* |
独自完成(公开) | pers.个人名.项目名.模块名*.. |
独自完成(非公开) | perv.个人名.项目名.模块名*.. |
团队或公司:
完成方式 | 包结构 |
---|---|
团队完成 | team.团队名.项目名.模块名*.. |
公司完成 | com.公司名.项目名.模块名*.. |
4.访问修饰符
(1)类的访问修饰符
修饰符 | 说明 |
---|---|
public | 对外公开,同工程下所有位置可访问 |
默认不写 | 只能在所在包访问 |
(2)成员(属性和方法)的访问修饰符
修饰符 | 说明 |
---|---|
private | 私有的,只能在该类里访问 |
默认不写 | 只能在所在包访问 |
protected | 受保护的,同一个包的子类可以访问 |
public | 对外公开,同工程下所有位置可访问 |
上图中:受保护的情况(protected) :子类必须在同一个包中。
二、继承
继承使用 extend 关键字。
继承是两个类之间产生关联关系的唯一的方式。
子类构造方法会默认调用父类构造方法。
为多态提供了前提。
Java只支持单继承:一个子类只能有一个直接父类。
1.理解(两个方面)
- 在多个子类中抽取出相同的属性和方法,形成父类的属性和方法
- 对父类成员的继承使用(包含成员属性和成员方法)
2.重写(覆盖)与重载
(1)重写(覆盖)
子类方法和父类方法同名,子类方法会覆盖父类方法。
前提:子类方法访问权限必须大于或等于父类方法的访问权限
(2)重载
(详见于类与对象笔记)
面向对象(一):类与对象
3.final的详解
位置 | 说明 |
---|---|
修饰变量 | 变量变为常量,不可修改 |
修饰方法 | 方法不能被重写,保证安全稳定 |
修饰类 | 类不能被继承,防止方法被覆盖 |
4.防止被继承的两种方法
(1)方法一
将类用 final 修饰
public final class Clothes {
// 将类用 final 修饰
}
(2)方法二
将构造方法声明为私有
public class Clothes {
private Clothes(){// 将构造方法声明为私有
}
}
三、多态
1.什么是多态
把子类的实例化对象赋值给父类的引用类型。
通俗的理解:父类作为形参,子类类型作为实参。
多态:父类的万子千孙的状态。
2.多态的应用
(1)父类作为方法的形参(最常用)
public void test(Object obj){
...
}
(2)父类作为方法的返回值
public Object test(){
...
return obj;
}
3.两种转型
(1)向上转型
Fu fu = new Zi();
(2)向下转型
Zi zi = (Zi)fu;
4.扩展:instanceof的详解
(1)使用格式
// 对象 instanceof 类
zi instanceof Fu;//返回true
(2)使用解析
instanceof 返回一个布尔值来指出左边对象是否属于右边类或右边类的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