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装完mysql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以下操作
1.更改root数据库密码
(1)将mysql命令加入环境变量并使其生效


(2)为mysql创建密码

(3)更改数据库root密码

skip-grant:忽略用户名和密码直接登录
重启mysqld服务

直接登录

使用mysql库来切换库,更改一个表

我们要更改的就是这个表

修改用户名为root的密码,将密码修改为linux

改完密码后,把/etc/my.cnf文件改回来(删掉skip-grant)

重启mysqld服务

使用新密码登录数据库

2.连接Mysql
(1)直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连接

(2)连接远程服务器的mysql,-h(host),-p(端口号)

(3)使用sock方式进行连接,-S指定sock文件路径,在/etc/my.cnf文件里边。该方式只适合本机登录

(4)连接mysql之后操作的一些命令,例如列出当前数据库的库列表,在shell脚本里使用较多

3.mysql常用命令,进入mysql执行
(1)查询库

(2)切换库,这里是切换到了刚刚查询到的五个表中的mysql

(3)查询库里的表

(4)查看user表里的字段

(5)查看user表建表语句,表里的内容跟上边的内容是一样的,\G表示竖排显示

(6)查看当前用户

(7)查看当前使用的数据库

(8)创建一个名为db1的库

查询一下有没有创建成功

(9)在db1库里创建名为t1的表,括号内为表内字段,用反引号引起来

查询是否创建成功

红框内的字符集是可以自定义的
(10)自定义字符集,先删掉刚刚创建的表

重新创建表

查询是否创建成功

(11)查看当前数据库版本

(12)查看数据库状态

(13)查看各参数

查看最大连接数

(14)修改配置,例如修改上面的最大错误连接数

(15)查看队列,第二个命令更详细

4.mysql创建用户以及授权
(1)grant命令:授权,all:全部权限,on:在什么库里面,.:表示所有的库,‘user1’:通过指定用户登录,by ‘passwd’:通过passwd方式登录

(2)指定host登录

使用原来的登录方式是登录不上去的

要指定host才可以登录

如果不想使用host登录,可以改回来sock登录,先退出重登,把之前的host改为‘localhost’就可以了

查看是否可以登陆

(3)查看授权信息

查看指定用户授权信息

5.mysql备份与恢复
(1)备份库,使用mysqldump,其实就是将它重定向到一个文件里

(2)恢复库,使用mysql

(3)备份库里的表,这里备份mysql库里的user表

(4)恢复库里的表

(5)备份所有库

(6)只备份一个表结构,但不备份表的内容

mysql常用操作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1-08 08:41:20 发布
本文档详细介绍MySQL数据库的管理操作,包括密码设置、连接方式、常用命令、用户授权及备份恢复等关键步骤。
390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