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校园招聘又开始了,公司已经开始接收网申简历,招聘工作在国庆假期后将进入议程,期待可以见到心仪的新鲜面孔。
今年的笔试题目,接近项目的实际使用技术,知识面也比较广,没有任何的死记硬背或碰运气的题目。客观的说,这样的题目,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的确难了一点,如果没有良好的英文水平、项目经验和扎实的基础,想要在笔试拿高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样的笔试题目,好处就是灵活、实用,考查了应聘者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理解能力,当然,还有英文阅读能力,因为如果英文阅读都不够好的话,题目也就无法理解,更加不用说答好题了。我开玩笑的对同事说,如果有人在做出 60分以上,基本上可以直接进来干活了。
但是这样的题目,也容易错过一些有潜质的人才。有一些技术强的人,英文可能不太好,要阅读并理解那么长的一段题目,本身就有一定的困难,更不用说答题了。对于一些没有项目经验的人来说,这样的笔试无疑就是难啃的“鸡肋”。从我的角度来说,公司招聘应届毕业生,是挖掘有一定技术基础并可以迅速成长的潜在人才,而不是已经有过硬技术水平的能人,如果笔试的门槛太高,很容易就将一些有很好的潜能的人排在了门外。不过,这是公司需要使用的技术,满足了这样的要求的应聘者才是公司最想要使用人才,更何况,今年的招聘需求不大,而应聘者不断增多,在广州,具有吸引力的大公司或外企又不多,所以,也不愁招不到合适的人。
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要招到很满意的人,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一些偏见,来应聘测试的人,技术相对没有应聘开发的强,而实际上,测试所要求的知识面比开发更加广,所要求的综合素质也比开发高。很多人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开发技术不够强而应聘测试,而不是因为兴趣而来,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测试要求的开发技能也越来越高,只是,来应聘测试的,技术相对较弱。当然,相对于开发技术而言,我们更看重的是,他对测试的兴趣和潜能,技术是可以培训的,但对某样东西的热爱和天分,是培训所不能及的。不过,在过去所面试的人中,真正热爱测试并对测试有很强烈的感觉的人,不多。
也许是我自己还没有挖掘别人天分的能力,错过了一些人,也许是我自己的要求过高,以致招聘太难。诚然,我的确是没有那种聊上几句就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合适的能力,不过,我知道,只要面试完感觉合适的进来公司之后必然是可用之才,相反,如果是面试的时候感觉犹豫不决的,进来之后自己所担心的问题的确也存在。事实上,也是如此。这样的高要求,可能会错过一些人,但不会错招人。
我自己也在不断的反省,怎样的招聘流程,怎样的面试方法才可以给不同的人更加公平的机会。有前辈曾经跟我说,最好的面试就是让人感觉不到你是在面试他。某种程度上说,面试就是聊天,这间接考查了一个人的沟通能力,但这一点被学校所忽略了。面试过一些应届毕业生,笔试答得很好,项目的应验也很丰富,但在面试的时候就不能将自己擅长的东西清晰地表达,有时甚至是技术越强的表达能力就越弱。偶尔在电视上看着香港的学生侃侃而谈,想起我们的学生在表达上欠缺自信和灵性,我总会很感慨。以往,在面对这些表达思维不清晰的同学,基本上不会被招聘进来,因为测试,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不过,现在,我会尝试着引导他们向他们熟悉的领域表达,因为我知道很多技术强的人都不太善于表达,但一旦谈到他们熟悉的事情,他们又说得头头是道,而表达能力很强的人,又未必很踏实的研究技术。所以,面试,尽管时间宝贵,但仍要多些耐性。
相对于公司来说,学生找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已经有不少的实习生向我询问公司今年的招聘计划和如何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我理解他们的那种忐忑的心情,因为若干年前,我也曾经历过。很多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做好准备,把握机会。所谓的准备,包括简历、笔试和面试,当然,如果想去外企,除了技术上的准备还有英语。你要别人招聘你就得有别人愿意招聘你的本事,而不是告诉面试官,你的学习能力很强,只要给你机会就一定能做好,也不要说,英语不是问题,只要有环境就可以学好。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在来面试之前准备好呢?
Written by smilings in GuangZhou, Oct. 8h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