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泄露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内存泄露问题的成因,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如何在Stack类中优化pop方法,避免对象内存泄露。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在特定场景下,如手动管理内存、对象缓存及事件监听器时,进行资源手工处理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ackage test;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EmptyStackException;

// 内存泄露问题
public class Stack {
    private Object[] elements;
    private int size = 0;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16;
    
    public Stack() {
        elements = new Object[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 入栈
    public void push(Object e) {
        ensureCapacity();
        elements[size++] = e;
    }
    // 出栈
    public Object pop() {
        if (size == 0) 
            throw new EmptyStackException();
        return elements[--size];
    }
    // 容量不够时,扩容
    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 {
        if (elements.length == size)
            elements = Arrays.copyOf(elements,2*size+1);
    }
}

分析:

当我们调用pop方法是,该方法将返回当前栈顶的elements,同时将该栈的活动区间(size)减一,然而此时被弹出的Object仍然保持至少两处引用,一个是返回的对象,另一个则是该返回对象在elements数组中原有栈顶位置的引用。这样即便外部对象在使用之后不再引用该Object,那么它仍然不会被垃圾收集器释放,久而久之导致了更多类似对象的内存泄露。修改如下:

public Object pop() {
        if (size == 0) 
            throw new EmptyStackException();
        Object result = elements[--size];
        elements[size] = null; //手工将数组中的该对象置空
        return result;
    }



由于现有的Java垃圾收集器已经足够只能和强大,因此没有必要对所有不在需要的对象执行obj = null的显示置空操作,这样反而会给程序代码的阅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该条目只是推荐在以下3中情形下需要考虑资源手工处理问题:
      1)    类是自己管理内存,如例子中的Stack类。
      2)    使用对象缓存机制时,需要考虑被从缓存中换出的对象,或是长期不会被访问到的对象。
      3)    事件监听器和相关回调。用户经常会在需要时显示的注册,然而却经常会忘记在不用的时候注销这些回调接口实现类。


转自: http://www.cnblogs.com/stephen-liu74/archive/2012/01/13/2228354.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