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朋友问,想做数据分析应该选择哪个行业?
今天,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1、选数据多的行业
这里的多有2层含义,第一是行多,量大,第二个列多,维度丰富。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你选择数据量少的行业,那你的施展空间再大也跳不出数据对你带来的影响。
在二、三线有很多数据分析师是以销售类分析为主,什么是销售类分析呢,故名思义就是看一定时间段内的销售变化,可能是销量也可能是销售额,这类数据是以果的形式存在,简而言之就是你分析的深度最多集中在什么产品销量好,那个区域卖的好,那些渠道销量大?
当别人为你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是,你是无法进一步回答的。因为在你的数据维度里面缺少很多你想知道缺无法得知的信息,让你的分析常常会中断,错不在你,在环境,所以为了打开你的分析深度,做好逻辑性的分析和研究,数据的多是一定要具备的。
也许会有人说,我可以慢慢去改变环境,自己去收集、爬取一些数据来弥补环境不足,养数据的过程很痛苦,不是一个人能办到的,需要一个团队意识或者组织系统去引导的,假如你是一颗种子,你完全可以选一片肥土,让自己长的很快,事半功倍。
2、选整体流程通畅的
这里也是2层意思,第一是数据采集环节清晰,要啥有啥,不漏;第二个管理体制,高度扁平化。
做分析最怕什么?数据孤岛,换句话,你做业务分析,如果只分析商品、人、货,而不去分析财务,后端、绩效等方面的数据,你常常会不会有这种感觉,感觉自己的分析老出现断层,比如你做渠道分析,知道某个渠道带来的用户质量很高,也知道这个渠道的用户画像,但如果你能结合投手、单体的收入贡献、生命周期等,是不是可以模拟出一个智能投放的小系统出来,不仅能够评估出优质渠道,还能进一步得知需要多少钱,将会带来多少效益,减少多少成本,这时候的你塑造的是一个老板的思考方式,要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伏笔。
这里存在2个场景,一是只采集了部分数据,其他数据目前没有,你想做的话,从头再来(此时有人感觉自己加薪升值机会来了,也有人感觉这坑真大),二是管理问题,数据都有,你想要拿到这些数据进一步分析,你要走复杂的审批流程,复杂的让你能看透职场百态。
现实中很多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是各自为战,你只能看到你的数据,要想了解跨部门的数据就变得复杂了,最近几年还不错,EDW,数据中台的兴起,至少让大家有了这个意识,但如果管理体系不够开放,扁平化,也是无法办到的。
3、选变化快,竞争激烈的行业
假设一下,如果一个行业变化慢,基本没竞争,那它需要分析吗?也需要,很多的分析都是面子工程,歌功颂德,也有一些施压的工程,赶紧干,你离月底kpi还差一半,也不排除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来指导业务,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吧。
还有就是薪资了,薪资在一程度上代表这个行业对数据分析的重视程度,其他都胡扯,在互联网优秀的分析师可以给到100w+,其他行业可以吗?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能满足的行业并不多,主要是从数据分析对业务价值的角度去聊,想必你想到我要说的首选是什么行业了吧。
有人会说你想说的那行业老加班呀,其实分析师加班相对来讲,绝对能接受,第一没有KPI考核,第二没有固定章法,唯一的感觉可能就是比较孤独无力。
从需求沟通到最后的输出都可能是你一个人搞定,要想遇见一个有气氛,沟通帮助多的团队,那就看你的造化了。
学数据分析前,定位好行业很重要,一定要锁定几个行业,毕竟数据分析只是工具,如果没有融入行业或者业务,你会发现你几个月学下来基本没什么成长。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