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Android学设计模式:代理(proxy)

本文介绍了代理模式的概念及其在Android开发中的应用。通过解析Context的设计模式,详细阐述了代理模式如何帮助控制对象访问,并提供了具体实例。了解这些有助于开发者更好地理解Android源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代理模式

1.意图: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2.适用性:

远程代理;虚代理;保护代理;智能引用;

Android源码中用到了大量的代理设计模式,比如Context的设计,Binder的设计等。

下面是Context的类图,以此说明代理设计模式的特点:

代理设计模式的要点是,代理者实现了被代理的全部接口,所以他们应该有共同的功能接口。在本例中,ContextWarpper是一个包装类,它继承了context类,实现了其抽象函数。但是它把具体的实现动作委托给了其成员变量mBase所引用的Context来执行。而mBase的真实对象实际上是ContextIml。

Activity,Service,Application都是ContextWarpper的子类。在实际编程中大量的操作都要借助Context来完成,比如要通过Uri操作数据库,再比如要发送Intent。在分析源码的时候,知道了Context的代理模式,能快速准确的定位代码执行的路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