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 作用是尽可能屏蔽掉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使物理层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差异,这样就可以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是什么
- 物理层的特性
- 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的形状尺寸规格等,标准化的规定。
- 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 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的意义。
- 过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2 数据通信基础
常用编码方式
- 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 1,负电平代表 0。
- 归零制:正脉冲代表 1,负脉冲代表 0。
- 曼彻斯特编码:位周期中心的向上跳变代表 0,位周期中心的向下跳变代表 1。但也可反过来定义。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在每一位的中心处始终都有跳变。位开始边界有跳变代表 0,而位开始边界没有跳变代表 1。
- 奈氏准则: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的速率是有上限的,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问题,使接受端对码元的判决(即识别)成为不可能。
- 信噪比: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常记作S/N,使用分贝(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