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选型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晶振选型涉及频率、负载电容、频差范围、抗EMI、低功耗、温度范围、体积尺寸及输出模式等多个要点。正确选择晶振能确保电子设备稳定工作。例如,频率需匹配芯片设计,负载电容需对应芯片需求,频差范围影响精度,低功耗适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温度范围影响起振,体积尺寸考虑成本与稳定性,输出模式需匹配电路需求。此外,晶振封装形式如直插和贴片各有优缺点,贴片晶振更适合自动贴片并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晶振根据频点、频差、负载、有源无源、封装、尺寸等多项参数的差异,可以分为成千上万种,的确令人眼花缭乱。那么,在晶振选型方面,我们首先需要注意什么呢?首先是晶振电气参数的选择,KOYUELEC光与电子归纳如下八点,仅供参考:

第一点:晶振的频率(Frequency)

如果PCBA上的芯片设计方案已经确定,则必须选择与之相配的频率晶振,否则将导致系统不工作。

第二点:负载电容(CL)

首先确认选择的是无源晶振,那么要根据芯片方案所需晶振负载参数,选择对应负载电容参数的晶振。若负载电容选择错误,会导致晶振输出频率严重偏移目标频率,容易造成系统开机不良。

第三点:频差范围(Frequency Tolerance)

确认电子产品对晶振输出频率精度的要求。晶振的频差范围一般在±10PPM~±30PPM。电子产品若对晶振频率有高要求,建议选择±10PPM及以上晶振产品,如蓝牙,WIFI设备。

第四点:抗电磁干扰性( Anti-EMI)

若电路板上杂散信号过多,无源晶振的频率稳定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非规律性的干扰。为了避免造成电子产品系统紊乱,建议选择有源晶振。

第五点:对功耗的需求 (low-power consumption)

如果晶振应用在对低功耗有较高要求的电子产品,比如需要通过电池作为电源的智能穿戴,蓝牙耳机、手机等,建议选择小体积、低功耗且精度较高的晶振。

第六点:对温度的需求(Temperatur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