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线简介
1.1 背景
- 发展背景
外部设备的接口五花八门,USB的远大志愿就是取代这些五花八门的接口,无需安装驱动,无需螺丝加固,即插即用,所以取名为Universal.也就是USB的首个字母~U,就是通过,最好所有的设备都能使用的意思。于是UBS开启了它漫长的奋斗之路.
- 发展历程
低速usb1.0: 1995年,第一代USB问世,取名为Low Speed USB,传输速度约为1.5 Mbps,因为自身问题太多,基本没什么人用,也没能引多大的重视.
全速sub1.0: 1998年,三年磨一剑,USB1.1版本问世,取名为Full Speed USB,它是最早被采用的修订版,传输速度约为12 Mbps.
高速usb2.0: 2000年,推出的Hi-Speed,也就是USB 2.0,理论传输速度翻了40倍,达到了480Mbps。
高速usb3.0: 2008年推出的USB 3.0理论传输速度再翻十倍,达到了惊人的5Gbps。
1.2 特点
- 它是串行总线,usb2.0及之前是半双工的,usb3.0是全双工的。
- usb总线属于外部总线,CPU无法直接访问,需要通过"USB控制器"来访问usb设备。
- USB的设计为非对称式的,它由一个主机控制器和若干通过集线器设备以树形连接的设备组成。一个控制器下最多可以有5级Hub,包括Hub在内,最多可以连接128个设备。
- 在任何时候,信息在usb上的传输,只能由usb控制器发起,usb设备只能被动接受。
- 凡是支持usb的外部设备,即usb设备。都带有usb通信控制器,里面实际包含一个微处理器. hub是一种特殊的usb设备。 <

本文详细介绍了USB的发展历程,从USB1.0到USB3.0的传输速度提升,以及USB的特点,如串行总线、非对称设计和信息传输方式。此外,还阐述了USB描述符的四种类型,包括设备描述符、配置描述符、接口描述符和端点描述符。最后,讨论了USB驱动模型,包括USB总线注册、设备驱动和接口驱动的区别及其作用。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570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