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se 交换知识点
1. 以太网最初基于同轴电缆.1972 年发明,1979 年Xerox/inter 和DEC 提出DIX 版.
2. 1983 年,IEEE802.3 标准提出.
3. CSMA/CD 通讯过程,传输— 监听— 干扰— 随机等待— 传输。
4. 传统以太网用网桥来分割主机,用路由器连接网段。
5. 交换式以太网,平时主机都不连通,当需要通信时,通过交换设备连接对端主机,完成后断
开。交换设备包括,交换式集线器和交换机。
6. 交换式以太网物理逻辑均为星型。分割冲突域,将网络冲突限制到最小范围。
7. RMON 共九组,常用的端口统计、历史、告警、事件4 组。
8. 数据流量区分,按组织行政构成、按主机类型、按物理分布、根据应用类型。
9. 80/20 规则,80%在本地,20%其他网段。20/80 规则,相反。
10. 交换机单个百兆口64 字节包转发1488810pps,路由器整机64 字节包转发小与100100pps。
11. 三层交换技术的实现硬件的路由转发,转发路由表也是由软件通过路由协议建立的。
12. 三层交换与路由均为根据逻辑地址确定路径、运行三层校验和、使用TTL、对信息处理和
相应,分析报文、用MIB 更新SNMP 管理。
13. 三层交换优点:基于硬件包转发、低时延、低花费。
14. 四层交换基于数据流,实现一次路由,多次交换。考虑端口号和协议字段。
15. 局域网设计原则,考察物理链路、分析数据流特征、采用层次化模型、考虑冗余
16. 局域网管理系统功能:配置功能、监控功能、故障隔离。
17. 必须保证的网络性能,带宽和时延。其取决的一个重要因素,线缆的类型和布局。
18. 为用户增加带宽,增加总体带宽&减少在一个共享介质上的用户数量。
19. 快速以太网(100M)标准为802.3u。
20. 自协商使用物理芯片来完成,不需要专用的数据报文。发送16bi 的报文,整个保文按16ms
间隔重复。
21. 速率不通过自协商一样可完成,但工作方式会产生问题。一段强制10m 全双工,另一端会
自协商为10m 半双工。
22. 自协商优先级:100BASE-TX 全双工、100BASE-T4、100BASE-TX、10BASE-T 全双工、
10BASE-T
23. 千兆以太网自协商已经实现,但光纤上的以太网自协商不能成功。
24. 交换机属于MDIX 设备,PC 为MDI 设备。物理芯片实现。
25. 半双工采用后推压力(backpressure)技术实现,流量控制。
26. 全双工流控遵行802.3x 标准,采用64 字节“PAUSE” MAC 帧。该帧采用组播地址
01-80-c2-00-00-01。
27. PAUSE 应用于终端和交换机之间,不能解决稳定状态的拥塞,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和比简单
停-起更复杂的操作。
28. 端口聚合只适用于802.3 协议族的MAC 机制。
29. 流控命令flow-control
30. 配置端口聚合(干路)link-aggregation port_num1 to port_num2
Hcse 交换知识点-1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5-23 17:06:19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