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数据传输原理 |OSI七层网络参考模型
应用层: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表示层:传输之前是否进行加密或者压缩处理
会话层:查看会话,查木马 netstat-n
传输层:可靠传输、流量控制、不可靠传输
网络层:负责选择最佳路径、规划ip地址
数据链路层:帧的开始和结束、透明传输、差错校验
物理层:接口标准、电器标准、如何更快传输数据
需求:我们在家里计算机访问百度
1.物理层:需要网线,网卡
2.数据链路层:设备是网卡和交换机,我们访问出去时需要经过局域网交换机,而经过局域网交换机需要通过物理地址寻址MAC
3.网络层:我们的电脑和百度服务器之间在不同的网络,所以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需要通过IP地址来决定
4.传输层:传输时,需要遵守一定的协议(TCP稳定,UDP速度快)和协议的端口号来传输
5.会话层:建立连接到断开连接整个完整的过程需要会话层去控制
6.表示层:负责将我们的数据①翻译为二进制数据加密–②压缩(为了传输速度)–③百度服务器进行解压缩–④解译解密
7.应用层:经表示层翻译后,在我们的计算机可以进行输入,交互的界面(终端)中表现出来
所以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需要通过IP地址来决定
应用层是最接近用户那一层
1.物理层
实际上的物理连通是需要物理层的
物理层就是把比特用不同的媒介传输出去,可以用电,用光或者其他形式的电磁波来表示和传输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