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服务架构中,过滤器(Filter) 和 拦截器(Interceptor) 是处理请求的两种核心机制,分别在网关层和服务层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在功能、执行时机、作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以微服务为背景,梳理两者的区别,并结合典型场景进行说明。
一、定义与作用
- 过滤器(Filter):
- 基于 Servlet/Jakarta EE 规范,运行于 Web 容器(如 Tomcat、Jetty),位于 HTTP 请求进入 Servlet 前和响应返回客户端后。
- 在微服务中,常用于网关层(如 Spring Cloud Gateway 或 Zuul)处理全局性、非业务逻辑,如日志记录、跨域处理(CORS)、统一认证等。
- 示例:网关层记录所有请求的 IP 和路径,或验证 API Key。
- 拦截器(Interceptor):
- 基于 Spring 框架(如 Spring MVC),运行于 DispatcherServlet 内部,针对 Controller 请求进行拦截。
- 在微服务中,主要用于具体服务内部处理业务逻辑,如用户权限验证、订单状态检查等。
- 示例:订单服务中拦截请求以验证用户是否登录。
二、核心区别
以下从多个维度对比过滤器与拦截器在微服务中的特点:
1. 执行时机
- 过滤器:在请求到达 DispatcherServlet 之前执行,优先级高于拦截器。
- 微服务场景:网关层在请求进入具体服务前进行统一认证或日志记录。
- 拦截器:在 DispatcherServlet 分发请求后、Controller 处理前后执行(分为 preHandle、postHandle、afterCompletion 三个阶段)。
- 微服务场景:在用户服务中,拦截器在 Controller 处理前验证用户角色。
2. 作用范围
- 过滤器:作用于所有进入 Web 容器的请求,包括静态资源(CSS、JS)和非 Spring 管理的 Servlet 请求。
- 微服务场景:网关层处理所有流量,如为所有请求添加追踪 ID(X-Request-ID)。
- 拦截器:仅作用于 Spring MVC 管理的 Controller 请求,无法处理静态资源或非 Spring 请求。
- 微服务场景:在支付服务中仅拦截支付相关的 API 请求。
3. 配置方式
- 过滤器:
- 通过
web.xml或@WebFilter注解配置,运行于 Servlet 容器。 - 示例代码(网关层日志过滤器):
@WebFilter(urlPatterns = "/*") public class LoggingFilter implements Filter { @Override
- 通过
微服务中过滤器与拦截器的区别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36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